|
120 齋僧與祝壽
無益之施舍,莫過于齋僧;無益之詩文,莫甚于祝壽。
[原評]
張竹坡曰:無益之心思,莫過于憂貧;無益之學問,莫過于務名。
殷簡堂曰:若詩文有筆資,亦未嘗不可。
龐天池曰:有益之施舍,莫過于多送我《幽夢影》幾冊。
[述論]
世間事有來有往,有施舍就會有報答。比如說,我們看見貧士凄涼,便周濟上一番;來日里
他們飛黃騰達了,自然會有懷恩之心。漂母曾經施舍給韓信飯吃,成功以后,這韓信便曾親臨謝
恩。這是有益的施舍。
比如說,現在的廣告效應,如果沒有效應,自然也就沒有人去做什么廣告了。而這些廣告的
策劃人,也都是很精明的。如果說,廣告花了一個億,可結果只收回來五千萬,自然就是虧本生
意了,誰都不愿意做的。尤其是現在講究商品意識的社會,離開了經濟效益,就誰也不會去做的。
這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人們都要生存下去。
至于施舍給和尚的事情,那就太沒有意義或者益處了。因為和尚講究四大皆空,構成生命或
者萬物的地水火風四大因素都是空的,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也自然都是空而不實的了。所以,他們
對待任何東西都是無所執著,無情無義。叫做: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也就是說,你給了他,也等于沒有給他;你不給他,也等于你給了他。在他的心里就是這樣
想的,所以你施舍給了他,就好象進入了虛空,根本不會有什么回報的。所以說,請僧人吃齋飯
之類事情,是最最無益的施舍。因為他根本就不把你那東西當東西。
人們的壽命,往往由自己的先天條件和后天條件,以及心情和健康狀況所決定;但誰不想長
命百歲,萬壽無疆呢!所以,每一個人都是最愛聽那些長壽的話的。將心來比心,有人愿意聽,
自然也就有人愿意喊了。以至于大家都去大喊口號:"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的人更將這種意思用詩歌和文章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祝壽的詩文。這種詩文往往都是應
酬之作,本身沒有多少意境,只能是幾句贊美和希望的話而已;作出來這些東西來,也并不見得
能夠增添給被祝者多少壽命。所以說,祝壽的詩文是最最無益的!
我們常常在那祝壽的宴會上,聽人說一些吉利而福祥的話語。比如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結果是,哪一個人的幸福大過了東海,誰人的壽命高過了南山。說這些無益的話,并沒有任何實
際的意義。說了只是圖個好聽而已,沒有什么作用。
但是,只要你聽這話多了,心里再也不發愁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因為大家都說你會長壽,
或者說你從中得到了一些暗示,那么也有可能使你自己的心理開朗多了,自然壽命也就會加長了。
關鍵一點,壽命是由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決定的,不在于別人說什么不說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