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與古人交友
不獨誦其詩、讀其書是尚友古人,即觀其字畫,亦是尚友古人處。
[原評]
張竹坡曰:能友字畫中之古人,則九原皆為之感泣矣!
[述論]
古人云:文以載道,詩如其人。道德與文章密不可分,文章即是作者個性之外化。因此,古
人特別講究道德文章。叫做欲作好文,先做好人。文章如果好,正說明人做好了。人做好了,文
章也一定會好。這就是古人努力去做的事情,所以,我們讀古人書,也就可以如見其人。
古人的詩文,便是古人性情的流露。他們創作詩詞文學的時候,是因為心有所思,情有所鐘
而不得不發。正是由于作品的成功,使得感情得到了渲泄,從而使那種緊張和不安得以松弛,并
且達到平衡;而我們讀者,因為在讀作者作品的時候,得到了精神上的共鳴,所以使得煩惱和痛
苦得以解脫,并且產生平衡。他們在寫作的時候,是迷狂著魔,異常亢奮;讀者在接受的時候,
是如癡如醉,流連忘返。真正的妙處,就是白居易所說的那句話:
琵琶聲停欲語遲, 此時無聲勝有聲。
作者與讀者,創作與接受,在這一對關系之中,我們與古人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思想或者感情
上的交流。其實,我們讀古人的著作,誦他們的詩詞,便是在同他們交朋友,淡感情。筆者在大
隊當主任的時候,門前就貼著一副對聯: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
不久就考上了大學。當時的心境,與李白下山游長安的感受是完全一樣的。但是,一旦自己
遭受了委屈,得不到自由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他寫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教我不得開心顏!
實在覺得現實中太污濁了,便會想起他說的:
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好騎訪名山!
等到寫書作文還沒有錢的時候,自然會想到他說的:
吟詩作賦北窗里, 萬言不值一杯水!
等在社會上辦事艱難,我們又想到他說的:
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他替我們講出了一切心里話,真正是我們的知己和朋友。
讀前人的詩文之所以好,就在于從中讀出了我們自己的心思,讀到了我們自己的朋友。世界
上有什么樣難辦的事情呢?只要你有朋友,你就一定會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取得成就的!
不獨如此,縱然是觀賞古人的一幅字畫,實質上也是在同古人交流著情感和思想。書畫與詩
書的性質是一樣的,均為作者的心靈化現和血淚所成。只不過一為時間藝術,用文字來表述;一
為空間藝術,由線條來架構而已。有時候,觀賞一幅古畫,比讀一首詩詞或者一篇文章的意義更
大,更能夠接近作者的心靈深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