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8方外與紅裙
方外不必戒酒,但須戒俗;紅裙不必通文,但須得趣。
[原評]
朱其恭曰:以不戒酒之方外,遇不通文之紅裙,必有可觀。
陳定九曰:我不善飲,而方外不飲酒者誓不與之語;紅裙若不識趣,亦不樂與近。
釋浮村曰:得居士此論,我輩可放心豪飲矣。
弟東囿曰:方外并戒了化緣,方妙。
[述論]
方外是說世界之外,這里指的是出家離世的和尚。和尚出家,也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
人們生活在世間,照許多人的說法,就是為了吃喝玩樂。得要有女人或者男人,得要吃那
最好的味道。為了玩好與吃好,人們就不得不去奮斗拼搏,去掙錢,去發財,或者求官撈權。
因為官大權就大,權大勢就大,勢大錢就多。錢多了什么買不下,自然就有了好女人和好吃喝。
然而,這權與錢都是流動的,從來不會說在一個的手上永久地停留下去。也就是說,這好
日子也并不見得能過多久。女人會老的,牙齒也會掉的;錢會沒有的,美女也就離開了;權會
交出去的,好吃喝也不會有了。
到了那時,反差的生活現實,自然就會產生痛苦的心理。先福后苦、先樂后悲的事情,往
往使人承受不了。所以,好吃好玩并不見得是件好事情,反而是痛苦的根源。為了脫離這種痛
苦的海洋,和尚便要出家。
出家削發,也就意味著與人生的各種樂趣相絕緣了。他們為了不給自己帶來煩惱,而影響
自己的修道成佛,所以就不得不接受戒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名名符其實
的出家人。
他們是人,但他們不能夠做一切我們在家人所認為是享受的事情,這就需要有過人的毅力
和意志。所以,我總認為,那些真正的出家人確實不簡單,他們絕對不是消極地逃避世界。那
些號稱自己是積極的人,請他們去跟自己的私心雜念斗上一斗,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做得到呢!
和尚出家,旨在于脫去凡塵的羈絆,從而進入真正的自由境界。而飲酒說起來,的確是瀟
灑出塵之舉。因此,和尚可以戒掉一切別的,但卻不必戒酒的。因為菩薩戒中,戒酒也是很重
要的一條,目的是怕以酒亂性,影響了修行。魯智深就能喝酒,一喝起來就會亂性。但也正是
他能夠喝酒,才能夠豪氣縱橫,率性而動,最終成得正果。
從張潮的角度說,他認為“方外”二字,就應該與塵世相反。他不要求戒酒,但卻必須戒
掉俗氣,這才會與“方外”的雅號相稱。陳定九是個大學者,他所相交的方外人,也大多是飲
酒的,決不會因為戒律而限制了自己的自由。那個浮村和尚一聽,總算有人替他們講了一句公
道話,所以說他們可以放心豪飲了。可見,以前他們飲起來,一定是膽顫心驚的!
紅裙指的是女子,尤其指的是那些賣笑言歡的妓女。即便是她們不通文墨,但只要識趣,
也就行了。因為妓女的檔次,也是有高低不同的。有的人素質高一些,或者說從小便有這方面
的修養,精通文墨。而大部分的妓女只是圖的錢財,目的不在于交結文人,所以能夠指望她們
會有什么修養呢?
比如說那些揚州瘦馬,專門是人家從小培養她們的,教她們文化歌舞,應接禮貌等。因為
下的工夫大,所以將來的本利都高,一般的人也消受不起。所以,這些瘦馬也就只能給那些達
官貴人當小妾了。
文人才子往往都需要靈感,才能夠創作出美麗的文學作品來。這些靈感除了天賦和酒精之
外,還就是靠那紅顏知己的理解和安慰。就如杜牧說的那樣: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文人狎妓,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文人才子與皇帝公卿的關系,正像那丈夫與妻
子的關系,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棄婦的命運。所以,白居易會把自己等同于一個妓女: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就連那個英雄了得的辛棄疾,在關鍵的時候,沒有了君王的賞識,便只有去尋找那異性的
知己了: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扌文英雄淚!
自然,能夠有文妓相伴,那是最好的了。秦淮名妓董小宛、李香君,那是何等地令人艷羨!
所以,那些貴家公子,寧可破家蕩產,也要跟他們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奧妙的,也絕對不是在
玩弄什么花招而已。但若是沒有文妓,也必須要識得情趣,知道事相,善解人意的才好。無非
是要情趣相投,亦即所謂的英雄愛美人,惺惺惜惺惺的意思。
項羽如此英雄,在他手上殺卻了天下多少豪杰,但卻竟然愛虞姬那么深。一出霸王別姬,
打動了千秋萬代的男兒心!唐明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一旦得到楊貴妃,便會:
春從春游夜專夜,從此君王不早朝。
竟然是多么地重情。當年掃平武氏余孽的李隆基,竟然成了一個情種: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正如李商隱在《馬嵬》中說的: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季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