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 大家與名家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愿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大家而不得,
則是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名家而不得,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原評]
黃舊樵曰:我則異于是。最惡世之貌為大家者。
殷日戒曰:彼不曾闖其藩籬,烏能窺其門困
奧!只說得隔壁話耳。
張竹坡曰:今人讀得一兩句名家,便自稱大家矣。
[述論]
文學家有大家和名家之分。名家才氣縱橫,獨運匠心,自成一家之言,如那歷史上的司馬
遷、李白等;大家博采眾長,章法步驟,必有規矩可尋,如杜、韓、歐、蘇等。大家能夠學習,
是因為有入手的地方;名家不可以效法,是因為難以用情識去猜測。
大家的文章可以使人愛慕,可以使人效習;即便是學不成個樣子,但也不會走了多大的樣
子。即使是“刻鵠不成尚類鶩”,不像個鴻鵠,也會像個野鴨子;名家的文章雖然可以使人愛
慕,但卻不能去模仿的;照著貓畫虎還能差個不離,但是照著虎卻畫成了個狗,那卻就慘了。
名家如司馬遷,其《史記》一書,筆勢縱橫,一意神行,宛如那天馬行空,神龍飛騰,只
能現出那一鱗半爪的,實在是無法把握的。就像他筆下所寫的飛將軍李廣,他能夠手殺匈奴射
雕者二人,生擒他一個;在那重重敵軍陣前,他竟然下馬解鞍,席地而臥,那是何等的膽略!
瀟灑優游,令人神往。
你再看那項羽,與其叔父項梁去觀看秦始皇巡游,他竟然敢說出來這樣的話:
彼可取而代之!
真可謂是豪氣干云了。也只有司馬遷,才會有這樣的筆觸和神韻!
正是他那誠摯的感情,過人的史識和超凡的智慧,方才能夠運得起那如椽之巨筆,去傳神
寫照!后世史家千千萬,真正能夠得到太史公之筆者,真不知有幾人!
李太白亦是如此,你看他的筆墨,是何等的矯捷而又出神入化!他那一瀉千里的氣勢,吞
吐宇宙的胸懷,囊括古今的才思,都是空前絕后的。我們隨便拿出他的幾句詩來,都可以看出
他的天才來:
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
這是何等的瀟灑,誰能做得到!自然也就寫不出了!還如他的《客中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歷代都有人學他,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學成的。就因為他的人格,他的天才,他的境界,
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本身就是超凡的。其他的人沒有這樣的人格、天才、境界和他那樣的人生
觀和世界觀,所以再怎么樣去學習,也學習不會的。
但是,那些大家的詩文卻就不同了;旧,大家都認為是大家的,就如那東漢的史學家
班固,他離開司馬遷也并不算遠。但是,其所著的《漢書》一部,雖然不如司馬遷的酣暢淋漓,
一氣呵成;然而卻能夠使章法步驟,均為典范,為后世的斷代史樹立了楷模。
大詩人杜甫,與李白也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二人關系還相當密切。盡管他絕對沒有李白那
樣的氣勢和天才,但在運用筆力上,卻竟然有自己獨到的地方和功力,所以也才能得到李白的
賞識。他作詩奉行的是:
為人性癖耽佳句, 語不驚人死不休。
所以,才能對詩律和語言都加以千鍾百煉,經得起推敲和斟酌。
大家與名家,原自有分別;一靠功力勝,一憑才華雄。學者自當擇而從之。名家不好學,
是因為必須有那樣的條件;大家好學,是因為他們有章法可循。
有路可循,就總可以走出去;無跡可求,只能去欣賞他們的作品也就行了,又何必再去起
而模仿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