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 崇名的悲劇
延名師訓子弟,入名山習舉業,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無是處。
[原評]
陳康疇曰:大抵名而已矣,好歹原未必著意。
殷日戒曰:況今之所得名乎!
[述論]
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名與實往往是難以相稱的。或者未成名之前,的確是有真正的本領的。一旦成名之后,卻
未必就會在實了。如果他是一個追求名利地位的人,一旦成名獲利之后,他也就不會再下工夫
去努力奮斗了,本事也就落后了。或者說,有人成名,并不是依靠的真正本事,而是什么邪門
外道。
這樣成名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們能夠有什么真正本事嗎?這樣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名未必
有實,有實卻也未必有名。所以,我們決不能夠被名望給迷惑了。凡事都得真正地考察,才能
夠下結論。
若是只看重名聲,便去請那些頗負盛名的先生,來訓導自己的弟子。結果是,子弟反被貽
誤,因為先生有名而不務實了;若是想溫習舉子的學業,去考進士,因而便入名山去用功,結
果也會一事無成的。名山上的確熱鬧,天下的人都要去看名山,又豈是一個人清凈用功之地呢?
名人也許有些靈氣,所以一定有什么成名的作品,讓天下人都能夠公認。但是,他們縱然
能夠作文,不過替人作得多了,也就只有去敷衍了事了。所以,要請名人替自己捉刀答卷,那
就只有誤事了。
名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名人,就是因為他們做事往往不合乎常理,瀟灑脫俗,所以被人們目
為名人。而考試的時候,所要求的答卷一定要合乎規矩,有所講究,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合格
的。那么,名人作文,自然不合繩墨,所以往往自己都考不及格而成不了進士,怎么會替你把
試卷做好呢?
看來,什么事情都要腳踏實實地去做,而不是只圖上一個虛名;否則將會一事無成。然而
世界和社會上鼓勵人們成名成家,而且人們也樂意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祿。成名之后,自然是那
地位、富貴等也都會應有盡有了。
不過,無論是名人或者是名勝,一旦成名后,天下人則都會趨之若鶩,蜂涌而至。一個人
的精力總歸是有限的,若求之者多,自然就會博而不精,應接不暇,難免會誤人子弟。
所謂名家,多的是那些出類拔萃的天才,他們很少有什么規矩可循,全是以才氣取勝;以
之去教授弟子,畢竟從何處下手呢?比如說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和公孫大娘所舞的劍器,出
神入化,玄妙難測;若是無才氣,如何能夠學得呢!
正如在第后面073條里,張潮所謂的: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愿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大家而不得,
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名家而不得,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