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4 武人與文人
武人不茍戰,是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為文中之武。
[原評]
梅定九曰:近日文人不迂腐者頗多,心齋亦其一也。
顧天石曰:然則心齋直謂之武夫可乎!笑!笑!
王司直曰:是真文人,必不迂腐。
[述論]
經世致用,無外乎文才武略。而文武全才的人卻極少,所以才有文、武之分。文人智多勇
少,武人勇多智少。
如果武將不憑著一腔蠻勇,不貪婪殺戮征伐,便是那武士中的文人;若是文士不執泥俗套,
不落入迂腐酸臭,便是那文人中的武將了。文、武之人若都能夠克服掉自己的弱點,而接受對
方的長處,其實也已經成為全才了。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少。關云長義薄云天,的確代表了武人的道德,遂被后來歷代帝王封
為武圣、協天大帝等,都足以說明人們對他的崇拜和愛戴。但是,就因為他不是文人,什么東
西都要用武力去解決,也就是說具有尚武精神。正因為他是神勇,所以文氣少了一點,所以竟
然敗在了陸遜和呂蒙這兩個臭文人的手里。由此,害死了他自己,連累了張飛、劉備和蜀中百
十萬將士!
還如那趙國的將軍趙括,充其量只是一個儒生,只不過多讀了幾部兵書而已。神勇不如廉
頗,智謀不如藺相如,卻自夸高明,竟然被秦兵射死在戰場上,連累得四十萬趙兵被坑殺,國
家被消滅。
還如那個志大才疏、目中無人的馬謖,就因為他太迂腐了,只知死守兵法,結果丟失了街
亭,破壞了諸葛亮的恢復大計,演出了一出“揮淚斬馬謖”的悲劇!
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決不可以片面。文與武有了分別,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來看問題,
所得到的結果自然不會全面。社會越發展,門類越多、學科越細,人們的眼光也就越來越狹窄
了,受到的限制也就越來越多了。
長此下去,人們不單容易形成片面的觀點,還會有被異化為機械部件的危險。就像大工業
程序生產一樣,有的人一輩子只做同一種部件,他的生命也被那種部件所奪走。就如卓別林大
師所演的《摩登時代》,他已經被程序化生產所同化,只知道去擰螺絲釘,所以竟然把別人身
上的扭扣當成了螺絲去擰了!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走出狹窄的工種而進入寬廣的生活。即便是身不由己,也應該
給自己的精神世界帶來一份自由。文科多接觸些理科,理科也多學些文科,文理交融,便會多
了一份生命。
文人去掉些腐氣,武人去掉些俗氣,就會站在一個全面的角度,來享受人生的妙樂了!
總之,科學也有好處,也有短處。人們不要去只做專家,還要具備有通才的素質。因為科
學并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目的。越是從整體上,全方位地把握生活,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越高;
越是要把生活解剖得支離破碎,我們就越得不到幸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