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 日工與日賤
天下器玩之類,其制日工,其價日賤,毋惑乎民之貧也。
[原評]
張竹坡曰:由于民貧,故益工,而益賤。若不貧,如何肯賤!
[述論]
市場經濟中,交易雙方的關系,往往是一種供求的關系。天下的器物玩具,制作越來越精
細的時候,正說明市場上供大于求。如果需要量大的話,正是供不應求,所以誰也不會去注意
什么精細不精細的問題了。一旦供大于求,生產者誰都想讓自己的商品占領市場而銷售出去,
所以就會出現競爭。
要想讓自己的產品賣出去,就需要有比其他生產者更具優勢的地方。因而,就需要在技術
上和品種上進行革新,才能在競爭中擊敗對手。古時沒有現代化的工業技術,全靠的是手工勞
動;因而制作越精細,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就越大。即便是售價不變,然而成本卻已經很高了。
更何況在競爭的過程中,還要不時地故意降低價格!正是"其制日工,其價日賤"。而老百姓和
生產者們自然也就日益貧窮了。
同樣,農民的莊稼投資越大,收成也就越好,因而價錢也就越賤。因為社會的購買力就是
那么大,需求量也就是那么大,所以生產得越多,產品的價格自然也就越賤了。可以說,正是
老百姓自己的努力,相對來說促成了自己的貧窮現狀。作者似乎已經看到了封建社會經濟關系
的實質。
現在的農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尤其是我們進入了市場經濟體制,什么東西由國家能夠統
一計劃的是越來越少了,農民的投資相對就昂貴了許多。比如說買化肥、農藥、農具、水利等
項,投入越來越高,自然糧食的收成也就相對好一些了。結果,國家在這上面倒還是統一計劃
的,糧食價錢就是上不去。這投資大而收入少,你說百姓怎么能夠不貧窮呢?
我們老家芮城這幾年光景好過了一些,就是因為發展起來了蘋果事業。好多地方幾乎是村
村有果園,家家有果園,沒有的慢慢都發展了起來。前些年,蘋果少的時候,效益很好,凡是
種有園子的,幾乎都發了大財。
無論什么東西,一旦到大家都去熱火潮天干起來的時候,出路也就成了問題,什么頂頭部
門也都蜂涌而至。這樣的稅,那樣的稅,蘋果還沒有長成哩,就開始問你要所得稅了。這樣以
來,蘋果的價格也就由一斤一元降到了五角,甚至幾分錢。所得到的收入還不夠上稅的,就更
不要說那些實實在在的投資了!逼得許多老百姓不得不把辛苦培養起來的蘋果園砍掉,再去種
糧食!當然,這也就更說明了要統籌安排,不能一窩蜂地瞎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