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 富貴與貧賤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閑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原評]
曹實庵曰:富貴而又安閑,自能謙恭也。
許師六曰:富貴而又謙恭,乃能安閑耳。
張竹坡曰: 謙恭安閑,乃能長富貴也。
張迂庵曰:安閑乃能驕傲,勞悴則必謙恭。
[述論]
天道好還,總是貧久而富,富后必貧,貧的時候總比富的日子長。然而,人們卻總是希
望得到富貴,而且是越富貴就越貪婪。與其富貴之后還那么勞碌憔悴,真不若安閑自在、無
憂無慮地過那貧賤的生活。
不過,若是身為貧賤,但卻不知天高地厚,驕橫傲慢,倒不如富貴之人的謙虛恭謹那么
讓人尊敬哩。
富貴若能謙恭,則可保其富貴,即《老子》中說的:
持盈之道,損之又損。
也就是《尚書》中說的:
滿招損,謙受益。
貧賤而能夠做到安閑自在,其實也即是富貴了,即孔子所謂的:
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憂道,是擔心道義之不行,就怕自己的行為不合乎大道;貧賤并不能夠阻止人的修
道,反而會使自己窮且益堅,更能磨煉道行,所以不會憂貧了。
小人卻與此恰恰相反,叫做"小人憂貧不憂道"。小人追求富貴,貪得無厭,吝嗇守財,
自然會不擇手段地發(fā)財賺錢。縱使富貴之后,還是那本性難移,會愈加聚斂貪婪,卻更無安
閑之日了!
大道清虛,無處不在,得道者假使處身貧賤,亦不會憂愁煩惱,而能夠游刃有余,自在
安閑。小人若是處身于貧賤之中,自然不會安閑自在,正如《論語》中所說的: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小人與君子的生活目的不同,所以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都不同。小人是為了一己之私
心的滿足,什么事情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沒有利益的事情絕對不干。所以,他們
絕對不會安足于現(xiàn)狀,自然也不會樂天知命了。
盡管他們會撈到錢,甚至會一夜暴富,但他們卻決不會幸福的。因為幸福永遠不屬于金
錢和利益,只能屬于那些樂天知命的人。
君子的目的,是實現(xiàn)自己的人格價值和生存的意義。這種價值并不在于你能掙多少錢,
發(fā)多少財,做多大官,升多高級。就比如說,杯子的價值就在于盛水,它可以賣錢,但它自
己卻絕對不需要錢!
君子也一樣,他自己本身就是價值,就是金錢,但他卻不需要錢。因此,君子才是最幸
福的,因為他的追求已經(jīng)超越了世俗的污濁,而進入了精神的境界,所以隨時都可以享受那
人生的美好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