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7 稚者不可厭
物之稚者,皆不可厭;惟驢獨否。
[原評]
黃略似曰:物之老者,皆可厭;惟松與梅則否。
倪永清曰:惟癖于驢者,則不厭之。
[述論]
自然界萬物,都有生死的發展變化。往往在稚嫩之際,鐘靈秀毓,即便是再惡
毒者,亦顯得玲瓏可愛,令人珍憐;臨老之際,飽經風雨,劫后余生,斑斑老痕,
也自然會令人生厭。這也是自然的規律。惟獨驢子則不然,縱然是稚嫩之時,也自
然嗥嗥亂叫,惹人討厭。
驢子的毛病在于長嗥。其形狀與騾馬無異,只是騾馬嘶鳴,聲音激越。尤其是
在那戰場上,馬嘶霜曉,給人一種昂揚的斗志。筆者歌頌岳飛時有兩句詩,就曾運
用了這一意象:
馬嘶霜曉云倚戍, 鵬舉胡天月照營。
但是,驢子那種毫無變化的干嗥,只是令人翻胃。就連那小毛驢,嗥起來了也
是這個樣子,所以就不可愛了。
小東西都可愛,因為他們還沒有老成世故,所以天真活潑,毫無心計,自由自
在。在人看來,也自然會受到影響,無憂無慮,返璞歸真。比如說小白兔、小貓、
小咪、小狗、小鬼等。人中的小兒最可愛,無憂無愁,仿佛是那美麗的花朵,光彩
照人?吹剿麄,那老年人也會返老還童的,憂愁人也會轉悲為喜的。所以,人們
都愛做孫子。做了孫子就可愛了,爺爺就會加倍地愛護了。
然而,就是有人愿意做老子,做老爺,結果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去做,而且出力
還不討好,實在惹人厭煩。尤其是有些人就像個驢子一樣,整天嘮叨個沒有完,而
且還說不到點子上。說到令人生厭的地步,像個驢子了,也的確應該注意了。
人物在年輕幼稚時,之所以可愛,就在于朝氣蓬勃,代表了大自然的生機;衰
老之時,縱然可厭,但梅與松卻越老愈勁,所以老時要學松與梅,才不可厭。少年
雖可愛,但要同驢子一樣,豈不令人厭惡!所以少時勿學驢,干嗥無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