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6 指揮雨師信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于上元節(jié)后(觀燈已畢),至清明十日前之內(nèi)(雨止桃開),
及谷雨節(jié)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免礙于月);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
上、下二旬(八月為玩月勝境);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原評]
孔東塘曰:君若果有此牘,吾愿作致書郵也。
余生生曰:使天而雨粟,雖自元旦雨至除夕,亦未為不可。
張竹坡曰:此書獨不可致于巫山雨師。
[述論]
風雨雷電是自然之事,人類實在難以左右,因而有許多不如意事。比如說“八月十五云
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等等,便大煞風景了。
從人類誕生時,那風雨雷電的莫名其妙和威懾之力,便讓人不勝畏懼,于是就有了雷公、
電母、風婆、雨師等稱號。
中國是個農(nóng)業(yè)國家,所以在水利不發(fā)達以前,都是靠的老天吃飯,全仰仗著風雨雷電的
及時與合節(jié)。稍不風調(diào)雨順,便會糧棉無收,難以生存,所以有“及時雨”的說法。
然而,張潮是個大文人,雅興不淺,玩燈觀花,賞月成癖,所以才不會管老百姓需要不
需要雨水,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玩味自然的天性就行了。為了讓天下人都能夠與自己一樣
玩味自然,他大發(fā)慈悲之心,欲寫上一封信告訴雨師,讓他:
春天的雨季應該從上元(正月十五)以后開始,因為觀燈已畢。在清明節(jié)(三月初)前
十日便停止,這時候恰好桃花盛開。谷雨前后沒有節(jié)日,只管去下雨好了;夏天的雨,要
在上弦之前或是下弦之后下,以免妨礙明月的照耀;秋天的雨,最好下在那孟秋七月和季
秋九月的上、下二旬,中旬不能下。仲秋八月不能有雨,因為八月是玩賞明月的最妙勝時;
說到三冬季節(jié),因為有雪,大可不必再下雨了。
人生在世,最得意的事,就是天助人愿;最失意的事,就是天不作美。天公是個神秘莫
測的主宰,幫助了人,人卻感謝他不得;禍害了人,人卻實在躲他不得;他就在那暗處,
的確不可思議。人類從誕生以來,便一直在同他在作著斗爭。斗過了,奉承上他兩句,說
什么“天作地合”;斗不過他時,不是什么“呼天搶地”,就是要發(fā)狠地說上一句“人定
勝天”。
多少年代過去了,人類不知道更換了多少代,而老天還是那樣變化無常,好象專門在同
人類在開玩笑一般。要雨時沒有,不要時連綿,人類也只有徒喚奈何!好在那人心不足,
嚴酷的現(xiàn)實卻無法使他灰心喪氣。于是,希望之光又在召喚著他,他又開始了自己的幻想
和異想天開的追求。
即便是張潮有此書信,孔尚任也愿意做為信使,而雨師是否就會為這兩位才子的誠懇與
癡迷而改變其“行云行雨”之心呢?
張竹坡因為生性風流,所以只希望夜夜有春夢,所以不讓把此信交給巫山的神女。因為
她朝為行云,暮為行雨,才會與人云雨薦枕。一旦她聽了張潮的話,豈不就有很多的時候
不與人夢中云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