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愛花心與愛美人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原評]
冒辟疆曰:能如此,方是真領略、真護惜也。
張竹坡曰:花與美人,何幸遇此東君!
[述論]
人皆知道花與美人可愛,秀色可餐,但是卻往往不能夠靜賞。若能用愛悅名花的心情去愛惜
美人,那么對美人的領略和欣賞,自然會別有一番趣致;如果以愛惜美人的心意去愛悅名花,那
么對名花的護惜和珍愛,也自然會有萬種深情。這樣以來,生活中便平添了許多妙樂之趣。
美人也好,花也好,都以其嬌媚妍麗而令人愛悅;對于那些熱愛美的人來說,更是愛之如命
的。歷代都有那些所謂的愛花君子和護花使者,這里的花就既是指的自然花,又是指那美人花。
宋玉的名賦《登徒子好色賦》中說: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傅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
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春,迷下蔡。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說那崔鶯鶯:
恰便是檀口點櫻桃, 粉鼻兒倚瓊瑤。
淡白梨花面, 輕盈楊柳腰。
還如那《紅樓夢》第三回從賈寶玉的眼里來寫林黛玉: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淚光點點, 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 行動如弱柳扶風。
外國人的觀點也是這樣,你看屠格涅夫的《春潮》中說的:
這是一張什么樣的臉啊!
像一朵開放的鮮花!
花就是自然的美人,美人就是社會中的鮮花。
張潮的觀點,即把美人與花等同,混一起來;角度變了,審美的效果也自不同。美人是活物,
是人的同類;所以,從男人的眼光中,只能看到性感和欲望。
記得當年,思想剛剛解放,中國人先從那西方的古代裸體藝術上,來領略那人體的美麗。先
傳來的是畫片,再是雕塑,再是傳真照片、人體攝影,人們真是大開了眼界。多少少男,甚至是
老男人,站在那維納斯的雕像前徘徊不去,甚至想一口把她活吞下去。這時,人們的眼里射出來
的是欲望,所以還沒有培養起來真正的審美價值標準。
等到欲望期滿足了以后,慣見不怪,慢慢地,人們就能夠站在審美的角度來加以審視了。這
就是距離美。一旦人與美人拉開了距離,不會一看見她就想占有了,這種審美的活動才能夠真正
地開始了。
花是純粹的自然物,與人類有著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再美麗,一般的人看去,也還是總難達
到融洽的地步。就如白居易寫的一首《牡丹芳》: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我愿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顏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他想讓大家能夠少一點愛花的心,來替國君憂國憂民。但是即如林和靖梅妻鶴子,把梅花當
做妻子,可也畢竟不是人類,所以就只有真正的鑒賞了。
若是能把二者顛倒一下,將美人當花看,便有了距離,從而減弱了令人昏頭的欲望;于是,
可以從各個角度去觀賞那美人的美,并且會更加珍惜她的青春年華。
如果能夠把花當美人看,也就泯滅了它與人之間的距離,而與人為一。就像靈山會上世尊拈
花而迦葉微笑一般,它便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