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清] 張潮  著 
 趙曉鵬 李安綱 述論

前 言
目 錄

 
     
 





 
 

 

 
     011 自然與人格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原評]
余淡心曰:花即佳人,月即韻人,雪即高人。既已賞花、醉月、映雪,即與對
佳人、韻人、高人無異也。
江含徵曰: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張竹坡曰:聚花、月、雪于一時,合佳、韻、高為一人,吾當不賞而心醉矣。

[述論]
這一段說的,主要是講自然物與人格的關系。人與物及自然本來就是一體,
正是《莊子》所說的:
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以及《孟子》中所說的:
萬物皆備于我矣!
說到底,也就是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我即自然,自然即我。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離開自然也就越遠了。也可以這樣說,人
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脫離自然的歷史!不過,人類無論怎么樣發展,
還是離不開自然的。
因為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是從自然中發展出來的,也正是自然賦予了人
類脫離自然的一切條件。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離不開自然。既然如此,那我
們何不與自然融為一體,復歸于嬰兒,返璞歸真呢!
然而,自從人類有了私有制,不要說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破裂,就是人類
之間的親密無間的兄弟關系,也已經被淡化到了極點;而且我們人類相互之間勾
心斗角、爾虞我詐已經成為風尚,國與國之間,族與族之間,村與村之間,人與人
之間,都是如此。
我們常說,只有人類是最最殘酷的,是動物界中唯一一種以殘害同類為生業的
物種。殘害同類的結果,使得我們人類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危機。我們在自己的
同類中,也很難找到真正的朋友了。這就迫使那些不合時宜者,不得不去回歸自
然,重走“天人合一”之路。因為大自然最無私,所以世間萬物也都被打上了人
類個性的烙印。
花兒美麗嬌嬈,臨風照水,無比艷冶,正與人間的美女相似;明月的朦朧隱約,
情韻無限,正與人間的脫俗高雅之人相似;白雪純凈無染,冰清玉潔,正與世外
高人相似。
因此,在花前游賞的時候,應該面對那美妙絕倫的佳人。因為名花與美人為同
類,賞花與觀看美人可以同時進行,交相輝映。如此才有意趣。就如李白所寫的
那三首《清平調》詞: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 一枝紅艷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欄干。
這正寫的是美人楊貴妃,與牡丹名花共相鑒賞時的美妙和關聯。可惜,如此艷
福只能由那位“漢皇重色思傾國”的唐明皇獨自去領略了。當然,美人并不見得
都要如楊貴妃之美,有點雅趣也就可以了。因為自古及今,花兒總是那樣地鮮艷,
不會打什么折扣的。
在月下醉酒,適宜面對神韻厚味的人。因為明月與韻人同一致,如此方有情韻;
月色朦朧,酒意朦朧,就應該與那神態朦朧的人相聯歡。李白的神態飄逸,志氣高
潔,所以人間沒有同道,便會感到萬般的寂寞與無賴。正好,那高高天上也有一個
孤獨的月亮,于是二人便成就了宇宙朋友。你看他寂寞之時,端起了酒杯:
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 ……
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
如果說,我們與月亮可以神游,而且也有能夠如李白一樣的可人在一起,把酒問
月,同游同醉,同舞同笑,那是何等的風神呢!
雪中探勝,最好是面對高人。因為白雪與高人同操,如此才有境界。柳宗元有
首《江雪》詩云:
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是啊,滿江都是雪,他去釣什么呢?難道他真的挨了餓,而不得不去垂釣嗎?其
實,就是要他在那一片漫天皆白中,表現自己的高潔與清靜!
所以,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還塑造了一位“山中高士晶瑩雪”的薛寶釵,就
是要表現她潔白如玉的高潔品德和美好情操。然而,那位情種賈寶玉,卻只是:
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 俺只念世外仙姝寂寞林。
所以,薛寶釵的最后結局,便只能是“金簪雪里埋”,與雪融為了一體。
賞花、醉月、映雪,本來就是高雅之士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佳人、韻人、高
人的陪伴,自然會減少許多情趣。但是,從外界得來的情趣終究不會長遠,還是由
自己內心所得來的的能夠長遠。
所以,只要你自己心地清靜、善良、美麗、高潔,那么無處不是開心高雅之地,
無時不是快樂風流的時刻了!

  
 
 
 
 
 中國社會出版社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j編 李安綱 劉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版式: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聯合主辦 Copyright© 2000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双江| 射阳县| 马公市| 宁津县| 嘉荫县| 武邑县| 海城市| 乡城县| 凤翔县| 乡城县| 惠安县| 策勒县| 桂东县| 佳木斯市| 双桥区| 长岛县| 吉水县| 成安县| 东丰县| 宜春市| 菏泽市| 全椒县| 高要市| 六安市| 鄂托克旗| 平定县| 法库县| 余庆县| 社会| 海南省| 西青区| 南木林县| 嘉兴市| 蒙自县| 沈丘县| 江城| 武平县| 陵川县| 平定县|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