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 入世與出世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原評]
江含徵曰:武帝高明喜殺,而曼倩能免于死者,亦全賴吃了長生酒耳。
殷日戒曰:曼倩詩有云:“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此其所以免死也。
石天外曰:入得世,然后出得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方有得心應手處。
[述論]
東方朔把朝廷金馬門當作是他的隱棲之地,所以雖然踏入了仕途,但不
即不離,幽默滑稽,依違順世,故能全身遠害,是入世仕宦者的楷模。
佛印了元是宋代高僧,與大文學家蘇東坡過從甚密,往來酬唱。既已出
世,卻又不離人生。正所謂出世入出打成一片了,自然是出家人應該效法
的典范。
然而能夠看得開、想得透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能夠做到像東方朔和佛印
那樣的境界者,也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入世的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當官發財,追求人生的歡樂和享受。什
么“寧教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話語,都說明
了他們的目的。
所以,他們一定會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最后只能是利令智昏,夢斷黃粱。
漢武帝的時候,因為人主高明,所以誰也高不過他皇帝。雖說那個時候是
國力最強盛的時候,但也是政治最黑暗的時候。所以,稍有功勞的人,只要
稍有些驕氣,便會被羅織罪名而遭到懲罰。就為替李陵說了兩句話,司馬遷
便被處以宮刑!當時的受害者真是何其多!
東方朔聰明過人,如果能夠一心政治,自然能夠做大官發大財。但是,他
沒有這樣,而是裝瘋賣傻,滑稽之雄,不貪官位,不圖名利。因為國家離了自
己照樣運轉,官位自己不做也照樣有人去做,也許做得還更好,那又何必自
己去做呢!所以數十年立于朝廷,而官不過侍郎,而位不過執戟。有人嘲笑
他是個狂人,而漢武帝卻說道:
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
并不是東方朔沒有才華,當年他只身來到長安公車上書,寫滿了三千本奏
牘,讓武帝整整讀了二個月才讀完。武帝很高興,便拜他為郎,常常召來問
話,未嘗不高興的。臨死的時候,他才真正給武帝上了一首詩云:
營營青蠅, 止于蕃。
愷悌君子, 無信讒言。
讒言罔極, 交亂四國。
愿陛下遠巧佞, 退讒言!
武帝聽后,便說道: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之謂也。
佛印了元也是一個很風流瀟灑的和尚,從宗教門規的角度看,他可能有些
過分;但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他的確活得很有意義,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在他
與蘇東坡之間流傳著很多的趣聞軼事,耐人尋味。有一次,東坡寫了一首贊
美佛陀的詩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遍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然后派人送去讓佛印看。佛印一看,便在上面批了兩個字說:“放屁!”
東坡得知以后,很不以為然,便趕往江西去找佛印算帳。沒有想到佛印在
門口早已等著他來了,一見面,便對他說道:
八風吹不動, 一屁打過江!
東坡一聽,便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了!
其實,無論是入世,還是出世,都只是一種外表的形式而已;其本質則是心
無掛礙,無執無住,寂而不動,感而遂通。只要能夠做到心不牽纏,便是真正
的出家了。自由自在的時候,哪里有什么出、入的概念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