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招魂與續魄
臣既見放,作賦何以招魂?
人實不祥,祓禊焉能續魄?
[述論]
歷史上的忠臣往往得不到好死,或者說善良的人往往不得好報。這都是現實的事情,是人類
的墮落。那就是壞人囂張而好人遭難,所以才有無數的俠客義士出來替社會和人間鏟除這些不平,
才有那歷史上的替天行道的正義之師。
但是,這些義士總是少數的,而且獨力不能撐大廈,所以受苦遭冤的人歷代皆有。就拿那最
最衷心不改,愛君王勝過自己的生命的屈原吧,那是何等地忠心耿耿,但卻被流放在外,受盡了
苦楚與折磨。他有《離騷》等不朽的作品,都深沉地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亦余情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 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娥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
盡管如此,他還是一心愛著那個楚懷王。
《招魂》是《楚辭》中的一個篇名,相傳為宋玉所作。王逸認為:
(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感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
也就是說,宋玉看到屈原的心中恍忽,怕他魂魄走失,所以便作《招魂》的辭賦來招回他的魂
魄來。
也有的人認為,這篇《招魂》乃是楚懷王思念屈原所作。那么,既然你把人已經給流放了,
把他招回來不就行了,卻裝模作樣地替他招什么魂魄!而且,既然知道如此,那又何必當初呢?
所以吳氏會說他何必假惺惺呢?
祓禊是一種祭祀活動,或者說是一種巫術活動。傳說在那三月上巳節里,到那水邊上洗滌身
子,會祛除不祥,而得到幸福。這祓字就是拔除的意思,禊字又通祈禱的祈,合起來就是去掉不
祥而祈禱幸福。
人誰不想得到幸福,但有形的幸福總是有限的,你得到了我就得不到。同樣,我得到了,你
也就得不到了。因為在我們世俗人的眼中,幸福就是功名利祿,就是升官發財,而競爭這些東西
的人一定很多。所以,這世間的富貴財寶是無法滿足所有的人的欲望的,于是就造成了斗爭與痛
苦。只要被卷了進去,誰都不能夠逃脫這得與失的命運。
一旦人們遭到了不祥的命運,比如說失勢落難,喪失金錢財富等,那也是自然的規律,必須
正確地理解。因為有升就有沉,有福就有苦,叫做苦盡甘來,泰極否來,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所以,真正地人死了,那是再靈妙的起死還魂丹也沒有用處的。只是,當我們沒有死之前,
倒是可以自己來解救自己的,就看我們能不能懸崖勒馬!
如果說一個人的自然壽命已盡,那就是再怎么祓禊也是沒有用的。如果說非正常的不祥,也
許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會加以改變的。也就是說,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
當你在得意的時候,就想著還可能有失意的時候;在那高興的時候,還能夠想著有那悲哀的
時候。所以歡樂的時候,便能夠準備著痛苦時的條件,也許真正的痛苦來到的時候,我們也能夠
很順利地度過了。
這痛苦也就僅僅成了對我們的考驗而已,沒有什么驚險的了。這就叫做有驚而無險,正是:
天做孽,猶可活。 自做孽,不可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