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7 無事與是非
《盜跖篇》曰:"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妄生是非。"
故知無事之人,好生是非。
[述論]
《莊子·盜跖篇》中,假借著孔子與大盜跖進行辯論的寓言故事,來闡明他自己絕圣棄智,
絕仁棄義的主張。
他與老子都意識到了,文明的發展也不是不對,只是對于人類自身的存在與幸福有著極大的
影響,或者可以說文明本身就是反人類的。因為文明帶來的,將是對于人類所生存的自然環境的
征服和毀滅,最終將會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
所以,他們要求回到那沒有文明的時代,去掉所有的仁義禮智信等束縛人們的教條,讓人們
自由自在地生存,也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
自從文明誕生以后,便有許多的人在接受著文明,學習著文明,傳播著文明。他們的工作就
是口耳之王,也就是圣賢,是教化人類文明的人。自然也就不需要去耕田而食,也不需要去織布
而衣,也不必鑿井而飲,什么都有人為他們準備好了。
這就叫做勞力者食人,而勞心者食于人;勞心者治人,而勞力者治于人。
這些無所事事的人,為了拿到那份工資,自然得尋找活兒來干。他們不需要去那第一線,但
卻要管理得了那些人,自然也就得要生出來點什么東西來。
比如說讓你在勞動之余去開會,去聽什么報告,讓你去打什么仗,搞什么斗爭。最好是大家
都在戰斗,都心理不安,都爾虞我詐,那么那些領導也都有事去做了,人民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
他們的統治和保護了。
說到底,文明并不是罪過,只是那些玩弄文明的人,利用人們的心理而制造不安,并且從中
漁利的人,才是可惡的。他們是那些是非的根源。
如果沒有了病人,那么醫生也就會失業了;沒有了犯人,監獄也就要關大門了。
正如老百姓說的,心閑生驢事。無所事事的時候,自然就要生出一些是非來,所以那些無事
而不吃苦的人,一定都是些是非之人。
因為他們不干正事,所以一定要生出些歪門邪道的事情,來折騰你,從而顯示出他們的價值
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