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7 風雷與甲兵
龍津一劍,尚作合于風雷;
胸中數萬甲兵,寧終老牖下。
[述論]
在龍津渡口,那兩把寶劍還要會合起來而生起風雷來的;更何況我們自己胸中埋藏著數萬的
堅甲利兵,難道就要終生老死在這窗牖之下嗎?
西晉時候,張華為得寶劍,便令術士雷渙為豐城令。渙掘得寶劍龍泉與太阿二把,派人送去
一把。并且說道:“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不永為人服也。”華得到一把,還要另一把,也說
道:“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
張華被誅,寶劍失去,不知何在;雷渙卒后,其子雷華持劍行走在延平津:
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
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于是失劍。華嘆曰:“先君化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
驗乎!”(見《晉書·張華傳》)的確,這寶劍來到了人間,還曉得復合而興起風雷,得到自己
的本性。那么真正有靈性的人,就更應該明白自己的本來天性,而生活得瀟灑幸福才是。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自己學得了文化與智慧。有了這樣的本領或者素質,自然而然地要
派上用場。
老子是最反對文化的人,但他自己就是一個完全的文化載體,而且還給人類留下了最美好的
文化宏篇《道德經》。
的確,文化帶來了人類的進步,同時也帶來了對于傳統的樸素和天真的喪失。人類越發展,
離開自然也就越遠,本性的泯滅程度也就越大。但也正是人類對自然的背離,反而使人們認識
到了自己的真正面目。
就好比說,我們現在的宇航員正是因為離開了地球,所以才能夠真正地看清楚我們的地球。
我們一般的人之所以認識不出地球的真正面目,就因為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上。
任何事物只有產生了距離,才能夠真正地認識和理解它。
所以,對于文明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文明使得人類離開了大自然和自己的本性,但卻
又能夠使人在離開的時候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本性,最后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本性的。這就是
文明的價值和意義。
那么,我們學到了真正的本領,或者對人生有了真正的體驗,就應該再運用到人生當中去,
并且幫助我們的同胞兄弟們也能夠得到覺悟,生活得幸福美好一些。
正如白居易說的:“天生麗質難自棄。”或者如李白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學習
的使命,就是幫助這個世界,把它建設得更加美好,讓子孫后代生活得更加幸福。
總之,任何宗教,或者神仙佛菩薩,如果解決不了世界上的問題,那么也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生了。
生在世間,便要有所作為,對得起這一個人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