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8 花竹美人與鑒賞
花看水影,竹看月影,美人看簾影。
[述論]
對于真正會鑒賞的人來說,任何一個對象都有其存在的魅力,就看你從什么樣的角度去觀賞
了。
也就是說,對待任何事物,只要你能夠選擇出恰當的角度去觀察,也就一定能夠得到美的鑒
賞的。
也可以說,天下的一切事物,無論是我們認為丑陋的、還是美麗的,是痛苦的、還是幸福的,
只要能夠選擇到一個恰當的角度,都具有一定的審美作用。
花、竹與美人本來就是天下最美麗動人的事物,所以人們都會去愛護珍惜的。但是,再進一
層,便成為了藝術的審美觀照了,那種得到的美感就更加不同了。
牡丹臨風,梨花帶雨,蓮花含露等,都是很美的意象。所以李白詩中有“春風拂檻露華濃”,
白居易詩中有“梨花一枝春帶雨”,范成大詩中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等。
而最好的角度,則是臨風照水去觀察。所以,曹雪芹在描寫到賈寶玉見到林黛玉第一眼的時
候,便是那: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 行動時似弱柳扶風。
有人所說的,是霧里看花,水里看月,鏡中看美人,這都是一種角度。吳氏之所以要在水里看
花,那一定是在那明靜的水面上。
花影烘托在寬廣的水面上,仿佛是鑲嵌在上面的一樣,枝枝杈杈,葉葉瓣瓣,真有如畫般的美
麗。寫得最好的,就是林和靖寫梅花的那兩句: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竹子清雅高邁,真有那植物中的君子之風,所以歷代的英雄圣賢都喜歡竹子的氣節。關公畫
過風雨竹,王子猷對竹下拜,鄭板橋專意畫竹而難得糊涂。
竹子的動人處,在于韻態的清疏美麗。所以,在那明月之下,就更顯得蕭疏有態,無比朦朧。
所以沈約在《檐前竹》中說道:
風動露滴瀝, 月照影參差。
就把那月下竹影參差而傲骨嶙峋的樣子表現了出來。
美人主要指的是美女,是人類中的鮮花。有些美人,不僅僅是男人喜愛,就是那些女人也是
“我見猶憐”的,真是如花似玉,動人心弦。
但是,美人再美,看過去也就是那個樣子。比如說,現在時興的選美比賽,身上脫得只剩下了
三點一線。露則露矣,女性身體上動人的部分都表現了出來,的確很性感。
而且有的美女看起來覺得的確很美,但是卻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感受。原因就是沒有了障
礙和距離,缺少了朦朧感,也就減少了想象的成分,所以影響了美的享受。
總之,任何事物,只要想被人們深刻地加以認識,就必須有一個參照物,有一個比較或者襯托,
才能夠達到想要的效果。
為什么演戲需要道具,原因就在這里。所以,許多女人手里或者身上總要帶些小玩藝兒,就
是要形成對比和參照,以突出自己的真正美韻來。
那么,在那水晶簾兒有后面,或者在那輕紗后面,去看那美女的形貌體態,會顯得無比地風姿
綽約。真讓人想看清卻又看不清,看不清卻又放不下,便增加了許多的想象成分在里邊。
在參照物的映襯下,美人的美麗自然便被增加了好幾成,反而比那些赤裸裸地肉的呈露要美
上許多倍了。
張潮在《幽夢影》中也說,要月下看美人,而評點者卻說那“簾為妓衣”,道理卻都是一樣
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