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炎武
字號:原名絳明亡,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
生卒:公元1613年~1682年
朝代:清初
籍貫:江蘇昆山
評價:清學“開山始祖”,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201. 晉王府
卜雒方遷鼎,封唐次翦珪。國分河華北,星主實沈西。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躋。寵光延白屋,惠澤普黔黎。
別殿俄傳燧,深宮早聽鼙。梯沖臨玉璧,戈旝繞銅鞮。
井竭龍池水,梁空燕壘泥。圃花游鹿采,山木化鵑啼。
國語春秋志,賢王暇日題。定知慈儉理,得與禹湯齊。
玉葉衣冠盡,金刀姓字迷。那堪梁苑草,春日更萋萋。
202. 贈傅處士山
為問明王夢,何時到傅巖?臨風吹短笛,劚雪荷長鑱。
老去肱頻折,愁深口自緘。相逢江上客,有淚濕青衫。
203.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
清切頻吹越石笳,窮愁猶駕阮生車。時當漢臘遺臣祭,義激韓仇舊相家。
陵闕生哀回夕照,江山垂淚發春花。相將便是天涯侶,不用虛乘犯斗槎。
愁聽關塞遍吹笳,不見中原有戰車。三戶已亡熊繹國,一成猶啟少康家。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待得漢廷明詔近,五湖同覓釣魚槎。
204. 陸貢士來復述昔年代許舍人曦覃疏攻鄭鄤事
雒蜀交爭黨禍深,宵人何意附東林。然犀久荷先皇燭,射隼能忘俠士心?
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鬢毛侵。愁來忽遇同方友,相對支床共越吟。
205. 詠史
永嘉一蒙塵,中原遂翻覆。名弧石勒誅,觸眇苻生戮。
哀哉周漢人,離此干戈毒。去去王子年,獨向深巖宿。
206. 李克用墓
唐綱既不振,國姓賜沙陀。
遂據晉陽宮,表里收山河。
朱溫一篡弒,發憤橫琱戈。
雖報上源仇,大義良不磨。
竟得掃京雒,九廟仍登歌。
伶官隕莊宗,愛壻亡從珂。
傳祚頗不長,功名誠足多。
我來雁門郡,遺冢高嵯峨。
寺中設王像,緋袍熊皮鞾。
旁有黃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見三垂岡,百年淚滂沱。
敵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
千載賜姓人,流汗難重過。
207. 酬李處士因篤
三晉阸河山,登臨苦不暢。我欲西之秦,潛身睨霸王。
一朝得李生,詞壇出飛將。撝呵斗極回,含吐黃河漲。
上論周漢初,規模迭開創。以及文章家,流傳各宗匠。
道術病分門,交游畏流宕,朋黨據國中,雌黃恣騰謗。
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論事如造車,欲決南轅向。
觀人如列鼎,欲察神奸狀。稍存俞咈詞,不害于喁唱。
君無曲學阿,我弗當仁讓。更讀詩百篇,陡覺神采壯。
先我入深巖,嵚崟破重障。高披地絡文,下挈竺乾藏。
大氣橐山川,雄風被邊障。泚筆作長歌,臨岐為余貺。
自曬同坎蛙,難佐北滄浪。惟此區區懷,頗亦師直諒。
竊聞關西士,自昔多風尚。豁達冠古今,然諾堅足仗。
如君復幾人,可愜平生望?東還再見君,床頭倒春釀。
208.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十載相逢汾一曲,新詩歷落鳴寒玉。懸甕山前百道泉,臺駘祠下千章木。
登車沖雨馬頻嘶,似惜連錢錦障泥。并州城外無行客,且共劉琨聽夜雞。
209. 酬史庶常可程
伊尹適有夏,太公之朝歌,
吾儕亦此時,將若蒼生何!
跨驢入長安,七貴相經過。
不敢飾車馬,資用防其多。
豈無取諸人,量足如飲河。
顧視世間人,夷清而惠和。
丈夫各有志,不用相譏訶。
君今寓高都,連山阻巍峨。
佳詩遠寄將,建安激余波。
想見蕭寺中,抱膝苦吟哦。
古人尚酬言,亦期相切磋。
愿君無受惠,受惠難負荷。
愿君無倦游,倦游意蹉跎。
210. 寄潘節士之弟耒
筆削千年在,英靈此日淪。猶存太史弟,莫作嗣書人。
門戶終還汝,男兒獨重身。裁詩無寄處,掩卷一傷神。
211. 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者,今河西徙十余里矣
唐代浮染處,遺牛制尚新。一朝移岸谷,千載困風塵。
失水黿鼉沒,依城顴雀鄰。應無丞相問,儻與牧童親。
世變形容老,年深戰伐頻。無窮懷古意,舍爾適西秦。
212. 潼關
黃河東來日西沒,斬華作城高突兀。關中尚可一丸封,奉詔東征苦倉卒。
紫髯豈在青城山?白骨未收殽澠間。至今秦人到關哭,淚隨河水無時還。
213. 驪山行
長安東去是驪山,上有高臺下有泉。前有幽王后秦始,覆車在昔良難紀。華清宮殿又何人?至今流恨池中水。君不見天道幽且深,敗亡未必皆荒淫。亦有英君御區宇,終日憂勤國下土。賢妃助內詠雞鳴,節儉躬行邁往古。一朝大運合崩頹,三宮九市橫豺虎。玄宗西幸路仍迷,宜臼東遷事還沮。我來驪山中哽咽,四顧徬徨無可語。傷今吊古懷坎坷,嗚呼其奈驪山何!
214. 長安
東井應天文,西京自炎漢。
都城北斗崇,渭水銀河貫。
千門舊宮掖,九市新廛開。
云生百子池,風起飛廉觀。
呼韓拜殿前,頡利俘橋畔。
武將把雕戈,文人弄柔翰。
遺跡俱煙蕪,名流亦星散。
愁聞赤眉入,再聽漁陽亂。
論都念杜篤,去國悲王粲。
積雨乍開褰,凄其秋已半。
惆悵遠行人,單衣裁至骭。
215. 乾陵
代運當中絕,房幃召女戎。誅鋤宗子盡,羅織庶僚空。
典祏遷新主,司筵掃故宮。貞符疑改卜,大禮竟升中。
復子仍明兩,登遐獲令終。彌縫由密勿,回斡賴元功。
袝廟尊親并,因山宅兆同。至今尋史傳,猶想狄梁公。
216. 樓觀
頗得玄元意,西來欲化胡。青牛秋草沒,日暮獨躊躇。
217. 后土祠
漢孝武所立后土祠在今榮河縣北十里,地名鄈上,或曰脽上。史所云“幸河東、祠后土”者,蓋屢書焉。其后宣、元、成三帝及唐宋二宗皆嘗親幸;以及國朝雖不親祀典,而歷代相傳,宮殿之巍峨,像設之莊靜,香火之駢闐,未嘗廢也。歲閼逢執徐王正五日是,予至其下。廟祝云:距此十五年,為黃河所齧,神宇圮焉。乃徙像于東南二里坡下,今所謂行宮者。而古柏千章,盡伐之以充發行之用,廟未成而木盡矣。是日大雪,令祝引導,策馬從之。逶迤而登,則坊門墀廡宛然;東有大寧宮,亦存遺址。惟正殿及秋風、洗妝二樓,皆已蕩然為斷崖絕壁;而王文正旦之碑猶臥雪中,不能洗而讀也。愴然有感,乃作是詩。
靈格移鄈上,洪流圮故宮。事同淪泗鼎,時接墮天弓。
古木千章盡,層樓百尺空。地維疑遂絕,皇鑒豈終窮?
仿佛神光下,昭回治象通。雄才應有作,灑翰續秋風。
218. 龍門
亙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千秋憑大禹,萬里下昆侖。
入廟焄蒿接,臨流想像存。無人書壁問,倚馬日將昏。
219.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舊府荒城內,頹垣只四門。先朝曾駐蹕,當日是雄藩。
綵帛連樓滿,笙歌接巷繁。一逢三月火,惟吊國殤魂。
落日林胡夜,南風盛樂春。地當天北極,山是國西鄰。
冠帶中原隔,金繒異域親。武靈遺策在,猶可制秦人。
駿骨來蕃種,名茶出富陽。年年天馬至,歲歲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臨壚早酎香。和戎真利國,烽火罷邊防。
舊說豐州好,于今號板升。印鹽和菜滑,挏乳入茶凝。
塞北思唇齒,河東問股肱。猶余京雒叟,終日戍樓憑。
220. 孟秋朔旦有事于欑宮
秋色上陵坰,新松夾殿青。草深留虎跡,山合繞龍形。
放犢朝登垅,司香月掃庭。不辭行潦薦,仿佛近惟馨。
221. 酬程工部先貞
綿上耕山日,青門灌圃時。懷人初有嘆,裂素便成辭。
一雁陵秋闊,雙魚入水遲。任城樓突兀,大野澤參差。
物象從來異,天心此際穎。風沙春氣亂,彗孛夜芒垂。
見魃當■舞,聞人叫廟譆。頻翻坤軸動,乍斗日輪虧。
水竭愁魚鱉,山空困鹿麋。傷心猶斂賦,舉目盡流離。
旅計真無奈,朋歡可更追?秋吟酬鮑照,日飲對袁絲。
蛬急當軒響,花繁繞砌枝。朱弦彌唱古,白雪每夸奇。
劍術人誰學,琴心爾共知。三年嗟契闊,雙羽倦差池。
尚愧劬勞憶,還添老大悲。幾闚尼父室,獨近董生帷。
器忝南金許,文承繡段詒。清風來彩筆,疏韻落芳卮。
西蜀玄方草,東周夢未衰。會須陪燕笑,重和鄴中詩。
222. 寄劉處士大來
劉君東魯才,頗能究經傳。時方渾九流,發憤焚筆硯。
久客梁宋間,落落無所見。棄家走關中,自結三秦彥。
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憶昨出門初,朔風灑冰霰。
獨身跨一驢,力比蒼鷹健。崎嶇上太行,彳亍甘重趼。
一過信陵君,下士色無倦。贈別寶刀裝,賓僚陪祖餞。
麾楫渡蒲津,駿馬如奔電。上下五陵間,秦郊與周甸。
花殘御宿苑,麥秀含元殿。常過韋杜家,早識嚴徐面。
意氣何翩翩,交游良可羨。回首憶故人,久滯臨淄縣。
黃塵汙人衣,數舉西風扇。山東不足居,苦為相知勸。
世路況悠悠,窮愁倘能遣?聊裁一幅書,去托雙飛燕。
223. 朱處士彝尊過余于太原東郊,贈之
詞賦雕鐫老,河山騁望頻。末流彌宇宙,大雅接斯人。
世業推王謝,儒言纂孟荀。書能搜五季,字必準先秦。
攬轡長城下,回車晉水濱。秋雁吹雁鶩,夜月臥麒麟。
玉盌人間有,珠襦地上新。吞聲同太息,吮筆一酸辛。
與爾皆椎結,于今且釣緡。羈心縈故跡,殊域送良辰。
草沒青驄晚,霜浮白墮春。自來賢達士,往往在風塵。
224. 屈山人大均自關中至
弱冠詩名動九州,紉蘭餐菊舊風流。何期絕塞千山外,幸有清樽十日留。
獨漉泥深蒼隼沒,五羊天遠白云秋。誰憐函谷東來后,班馬蕭蕭一敝裘。
225. 偶題
六代詞人竟若何?風流似比建安多。湯休舊日空門侶,情至能為白纻歌。
226. 出雁門關,屈趙二生相送至此,有賦(二首)
一雁孤飛日,關河萬里秋。云橫秦塞白,水入代都流。
烽火傳西極,琴樽聚北州。登高欣有賦,今見屈千牛。
趙國佳公子,翩翩又一時。滿壺桑落酒,臨別重相思。
路絕花驄汗,情深越鳥枝。賢兄煩鎖鑰,邊塞寄安危。
227. 應州(二首)
灅南宮闕盡,一塔掛青天。法象三千界,華戎五百年。
空旛搖夜月,孤磬落秋煙。頓覺諸緣滅,臨風獨灑然。
尚憶沙陀事,明宗此郡生。艱難當亂世,太息軫遺氓。
鳳彩留荒井,龍文照古城。焚香祝天愿,果得見升平。
228. 重至大同
頻年落落事孤征,每到窮邊一寄情。馬跡未能追穆后,虎頭空自相班生。
風吹白草桑干岸,月照黃沙盛樂城。忽見丹青意惆悵,君看曹霸阸才名。
229. 得伯常中尉書,卻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門人
岱云東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鉛槧。忽來青鳥銜尺書,月入軒樓燈吐焰。
別子三年斷晉問,敝裘白發空冉冉。引領常睎函谷關,停驂尚憶終南廣。
瀕行把酒送余去,重來何日當分陜?腐儒衰老豈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擔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險。君家賢甥與令嗣,舞雩歸詠同曾點。
尚論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猶忝。期君且復慰離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230. 淮上別王生畧
子高徒抗手,君獨淚沾衣。送我山東去,春空一雁飛。
沂山朝靄合,淮水夜燈微。去去懷知己,愁來不可揮。
231. 贈蕭文學企昭
生年十五余,即與人事接。
中更世難嬰,書史但涉獵。
率爾好為文,蔚然富枝葉。
終愧康成生,久曠周孔業。
日西歲將晏,行事苦不立。
禮堂寫六經,庶幾猶可及。
俗流好鄭衛,淫詞自親狎。
用以扶道真,十無一二合。
出門游萬里,踽踽恒負笈。
晚得逢蕭君,探賾窮魯汲。
車中服子慎,一見語便洽。
上考三傳訛,獨授尼父法。
方深得朋喜,豈料歸歟急。
黃鶴對青山,翩然鼓江楫。
浮云翳楚天,引領空于邑。
何時復相從?問奇補三篋。
惟期夕惕心,不負朋簪盍。
232. 曲周拜路文貞公祠
凌煙當日記形容,閩海風飈未得從。故里尚留旋馬宅,他鄉遙起若堂封。
苔生宋璟祠前碣,雪覆要離墓上松。借問家聲誰得似,只今荀氏有雙龍。
233. 德州過程工部
海上乘槎客,年年八月來。每逢佳節至,長得草堂開。
老桂香猶吐,孤鴻影自回。未論千里事,一見且銜杯。
234. 過蘇祿國王墓
永樂十五年九月,蘇祿國東王來朝,歸次德州,病卒。遣官賜祭,命有司營墳,葬以王禮,上親為文,樹碑墓道,留其傔從十人守墓,其后子孫依而居焉。余過之,出祝版一通,乃嘉靖年者,宛然如幫,其字體今人亦不能及矣。
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磾。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
九河冰壯尨狐出,十二城荒白鶴棲。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云鳥正凄迷。
235. 赴東六首
萊人姜元衡訐告其主黃培詩獄,誅連二三十人。又以吳郡陳濟生忠節錄二帙首官,指為余所輯,書中有名者三百余人,余在燕京聞之,亟馳投到,頌系半年,竟得開釋,因有此作。
人生中古余,誰能免盛世第。況余庸駑姿,側身涉危殆。
窫窬起東隅,長鯨翻渤澥。斯人且魚爛,士類同禽駭。
稟性特剛方,臨難詎可改。偉節不西行,大禍何由解?
行行過瀛莫,前途憩廣川。所遇多親知,搖手不敢言。
爾本江海人,去矣足自全。無為料虎須,危機竟不悛。
下有清直水,上有蒼浪天。旦起策青騾,夕來至華泉。
苦霧凝平皋,浮云擁原隰。峰愁不注高,地畏明湖濕。
客子從何來,徬徨市邊立。未得訴中情,已就南冠系。
夜半鵂鹠鳴,勢挾風雨魚。枯魚問河魴,嗟哉亦何及!
荏苒四五日,乃至攀髯時。夙興正衣冠,稽首向園墀。
詩人岸獄中,不忘恭敬辭。所秉獨周禮,顛沛猶在斯。
北斗臨軒臺,三辰照九疑。可憐訪重華,未得從湘累。
羲仲殷東方,伶倫和律管。陰崖見白日,黍谷回春煗。
柔艣下流澌,輕舟渡危棧。草木皆欣欣,不覺韶光晚。
大造雖無私,薰蕕不同產。奈何物性何,鳩化猶鷹眼。
天門詄蕩蕩,日月相經過。下閔黃雀微,一旦決網羅。
平生所識人,勞苦云無他。騎虎不知危,聞之元彥和。
尚年田晝言,此舉豈足多。永言矢一心,不變同山河。
236. 子德李子聞余在難,特走燕中告急諸友人,復馳至濟南省視。于其行也,作詩贈之
急難良朋節,扶危烈士情。平居高獨行,此去為同盟。
撫劍來燕市,揚鞭走易京。黃埃隨馬漲,黑水系船橫。
救宋裳初裹,囚梁獄未成。盈庭多首鼠,中路復怔營。
已涉平原里,遄驅歷下城。云浮泉氣活,日麗岳林明。
夜樹蟬初引,晨巢鵲亟鳴。喜猶存卞璞,幸不蹈秦坑。
勞苦詞難畢,悲歡事忽并。橐饘勤問遺,寢息共論評。
發憤皆公正,姱修自幼清。君賢關羽弟,我愧季心兄。
將伯呼朝士,同人召友生。詩書仍燼溺,禹稷竟冠纓。
頗憶過從數,深嗟歲序更。川巖句注險,池館薊丘平。
每并登山屐,常隨月泛觥。詩從歌伎采,辯使坐賓驚。
祿位揚雄小,囊錢趙壹輕。與君俱好遯,于世本無爭。
史論悲鉤黨,儒流薄近名。材能尊選愞,仁義怵孤惸。
自得忘年老,聊存處困貞。不才偏累友,有膽尚談兵。
坎窞何當出,虞機詎可攖。殷勤申別款,落莫感精誠。
禽海填應滿。龜山抃豈傾。相期非早暮,渭釣與莘耕。
237. 贈同系閻君明鐸先出
鄒陽方入獄,未上大夫書。一遇韓安國,同悲待溺余。
春風吹卉木,大海放禽魚。莫作臨岐嘆,行藏總自如。
238. 為黃氏作
齊虜重錢刀,恩情薄兄弟。蟲來齧桃根,桃樹霜前死。
239. 樓桑廟
大雪閉河山,停驂阻燕界。日出見平岡,廟制頗宏大。
昭烈南面尊,其旁兩侯配。陰森宮前木,蕪沒畦首菜。
遺像纏風塵,荒碑委榛蒯。痛惟初平時,中原已橫潰。
跳身向荊益,歷險誠不悔。終焉嗣漢業,上帝居禋類。
獨此幽并區,頻在衣冠外。不得比南陽,何由望豐沛?
尚想舊宅桑,童童狀車蓋。黃屋既飄飖,霓旌亦杳靄。
惟有異代臣,過瞻常再拜。不及二將軍,提戈當一隊。
240. 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欑宮,同李處士因篤
余生猶拜謁,吾友復同來。筋力愁初減,天顏佇一回。
巖云隨馭下,寢仗夾車開。未得長陪從,辭行涕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