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贈張旭
世上漫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圣,醉后語尤顛。
白發(fā)老閑事,青云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選自《國學寶典》之《全唐詩》卷0214
【作者】
高適(706—765)唐詩人。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少貧寒,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為哥舒翰書記。歷任淮南、西川節(jié)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熟悉軍事生活。所作邊塞詩,對當時的邊地形勢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為其代表作。和岑參齊名,合稱“高岑“,詩風也大略相近。所著有《高常侍集》。
【注釋】
[1]張旭:《新唐書·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吳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
[2]高適(公元702—765):字達夫,唐朝渤海(今河北省南皮縣)人。官至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加銀青光祿大夫。封渤海縣侯,食邑七百戶。卒,贈禮部尚書,謚“忠”。高適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蒼涼昂揚,充滿時代氣息,和著名詩人岑參,并稱“高岑”。有《高常詩集》十卷。《新唐書》和《舊唐書》均有傳。
[3]漫:隨便,不受約束。
[4]自圣:自以為技能高超。
[5]顛:也作癲,精神失常。
[6]間:同“閑”,安閑,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