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弦歌——《七弦味道》(三)

  司馬相如的一曲《風求凰》打動了才女卓文君,從而與其遠走結為伉儷,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話。如果說一曲古琴成就了一段愛情,就如梁祝一樣成為了浪漫愛情的化身,那么另一段古琴曲卻譜寫了撼人心弦的一幕,那就是嵇康的《廣陵散》。廣陵止息,嵇康絕響。文人雅士的風雅情愫與虛世沉浮里,我們感悟了其精神寄托的全部。

  遙望歷史的長河,30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東周初期的歲月里,古琴,是文人手中個體化“弦歌”的工具,是文人士大夫的時尚。即使封建社會中的古琴一直沒有擺脫朝廷廟堂,但古琴的氣質卻與文人雅士的精神取向息息相通。古琴與文人雅士的不解之緣,幾乎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

  古琴與其他樂器不同,它不僅是造琴工匠制作的樂器,更是文人直接參與制作的、蘊涵了中華文化精髓的藝術珍品。古琴乃古代所謂的“載道之器”,非音樂藝術范疇的“樂器”所能局限。琴樂并非一般所謂的音樂藝術所能涵蓋。古代文人雅士顯然是締造琴文化的主力軍,從整個琴學的范圍看,文人雅士在人數上雖不是太多,但正是他們為琴文化發展定下了基調,古琴文化的參與者中并非都是文人,還有生生不息的民間音樂文化和智慧從之而出的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從大的文化群體來看,除了受儒、老兩大文化傳統浸染的文人群體以外,其余的三教九流、佛道文化、皇室宗親、山林隱士等群體都為古琴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先秦兩漢時期,古琴已經是文人賦詩弦歌的重要工具,古琴由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巫術圖騰活動分離出來,并寄托了先秦理性主義的光芒。古琴成為文人抒情寫意、修身養性與接受救育的必備工具。無數賢哲對提高古琴的文化地位做出了鶯要貢獻。

  古琴向士大夫、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逐漸挺進,并向深層次浸透、熏染。這種發展狀況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顯得尤為突出。魏晉名士風度,雖然背后隱藏的是對慘烈的現實政治的逃遁,對現實生活的深沉絕望,但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藝術氣質,瀟灑脫俗,自由雅逸,卻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遺產。魯迅先生曾說,魏晉時期乃是一個“藝術自覺的時期”,“為藝術而藝術”的時期。古琴藝術發展到魏晉時期,更加被士大夫知識分子的特立獨行和為天地立心的精神品格所浸潤。他們不但與世俗禮法政治保持一定距離,還在生命的沉醉中找到-種灑脫的自由感和超越感,古琴的品格由此得到了提升。

  阮籍的母親去世后,嵇康的哥哥嵇喜按照禮法去吊唁,阮籍毫不客氣,用瞧不起人的樣子來接待。嵇康聽說后不按常禮,只是帶了酒和琴去吊唁,阮籍反而用極尊敬的樣子來接待,這時候琴和酒代表了對生命的一種態度,越名教,任自然,追求一種生命的自適和自然。嵇康,善于彈琴,后來被司馬氏殺害,臨刑前還彈了一曲((廣陵散》。于是千百年來傳誦著“《廣陵散》從此絕矣”的浩嘆。陶淵明所謂的“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是寂寞心靈中的古琴之音,不是今人在眾聲喧嘩中所求的心態和意念。文人愛解琴音,妙析玄理,品評激賞,此種名士所長所擅的必備修養形成一殷強勁的風氣,在魏晉以至整個南北朝時期始終未衰。所以,無怪乎北宋琴史學家朱長文要說,“晉宋之間,縉紳猶多解音律,蓋承漢魏嵇蔡之余,風流未遠”。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是魏晉之際的文人風氣對古琴藝術影響的深刻久遠。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融會吸收外來文化最開放的朝代。風靡整個社會的是經由絲綢之路傳來的“鏗鏘鐺沓”的胡部新聲和外來異調,唐玄宗熱衷的是“頭如青山點,手如白云飛”的羯鼓,而唐代宮廷的《霓裳羽衣》則是融會中外音樂風格的新形大樂。古琴在隋唐之際的那些素養較高的文人中間,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剛剛十八歲的李賀從家鄉福昌(今河南宜陽)來到東都洛陽,帶著自己的詩稿前去拜訪大文豪韓愈。當時,韓愈在洛陽當國子博士,文名卓著,看到門人呈上來人的詩卷,第一篇《雁門太守行》開頭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開。”詩句突兀奇警,如破宅而來,韓愈精神倍長,請李賀進來。

  李賀是唐王朝宗室的遠年后裔,作為沒落貴族子弟過著頗為清寒的生活,偏偏自幼喜愛吟詩,苦吟結碩果,十幾歲就以擅長寫樂府詩出名。韓愈見李賀有如此詩才,歡喜過望,彼此結成了忘年}交。元和四年(809),韓愈約了當時另一位有名的文人皇甫浞一起過訪李賀。文壇名人的到來,令李賀興奮不已,即席賦詩《高軒過》記述這次幸會,千古傳為佳話。韓,李結下忘年交,為音樂史上寫下了光輝的樂章。

  元和六年(811)秋,長安來了一位擅奏七弦琴的和尚,人稱穎師。他與文人學士廣交朋友,為他們彈奏,希望尋求到知音。穎師是出家僧人,不是想借琴藝博取一官半職,而是要詩人為其寫詩,以求留名后世。

  一天,穎師挾琴拜訪韓愈,坐定以后,為韓愈彈奏七弦琴,穎【明】杜董師的琴聲輕柔而起,纏綿婉轉,猶如青年男女在竊竊私語,卿卿我我,親昵嗔怪,輕聲細語中蘊含著似水柔情。忽然,柔情蜜意的琴聲變得高昂激越,就像勇士揮戈躍馬奔赴戰場,威武雄壯,豪氣逼人。接著,琴聲又變得縹緲微茫,好似浮云柳絮,在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浮動翻飛,無拘無束。忽而琴聲又似百鳥爭鳴,啁啾喧鬧,又如孤鳳長鳴,引吭高歌,將百鳥啁啾聲壓了下去。曲調愈彈愈高,高得不能再高,好似攀到絕壁的頂點,一步不能再上,又猛然跌下,猶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

  韓愈聽著穎師的彈奏,在一旁忽起忽坐,泣下沾襟,樂曲剛欲結束,韓愈猛然推動穎師的手止住彈奏,對穎師說:“穎師啊!穎師,你真是天下妙手,把冰塊和炭火一起放入我的腸中,那奇寒奇熱的情感潮水翻騰激蕩,令我坐立不安,實在經受不住了。”韓愈激動不已,當即賦詩《聽穎師彈琴》贈給穎師。

  后來韓愈給穎師介紹了李賀,穎師帶著琴來到李賀住所。李賀正有病臥床,見穎師來訪,披衣起床。穎師對李賀說:“時值清風明月夜,貧僧為你彈奏一曲,以消除心中郁憂。”說完,擺好七弦琴,彈奏起來。李賀聽琴后,精神一振,渾身覺得輕松,病似乎好了許多,他對穎師說:“你的琴聲出神入化,連我這病臥家中的人,聽了連藥也都不用吃了。”

  李賀為穎師寫了《聽穎師彈琴歌》,詩的大意是:浮云散去,明月傍天河,琴聲美妙,好似雌雄雙風親昵相語。滌秋荷葉凋落,彎鳥離去,越王夜游天姥山,傾聽神仙天姥的歌聲。琴聲泠泠清越,好似德行高潔的人的水晶玉佩在敲響.琴音縹緲悠揚,好像仙女騎著白鹿,踏波浮海消逝在云霧之中。這時,還有誰愿意去看周處趙長橋下水殺蛟,更沒有人愿意去觀賞張旭用頭發蘸墨書寫狂草。那天竺佛門僧人就站在我門前,你看他面容莊嚴、眉有角,宛如菩薩轉世。他拿的古琴弦柱長達八尺,琴是用嶧山之陽古老樹而不是旁枝桐孫制成。清美的琴聲,驚起了病中的我,藥也暫從床席上拿走,我寫詩贊美你的琴藝精湛,沒辦法比得上高官貴族能為你揚名,我只是個職位低下不為人重的奉禮郎。

  穎師精湛的琴藝,使得詩人韓愈和李賀皆以詩為之贊美,這些詩被人們稱譽為千古詠琴杰作。穎師在中國音樂史上,在中國古琴發展史上留下了千古傳頌的美名,皆因韓愈和李賀的詩的流傳,如果不是這兩首詠琴詩,穎師擅長七弦琴的故事恐怕早已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無人知曉。

  一般說來,奔放熱烈,雖非易事,畢竟容易取勝。淡而有味,似乎容易,其實難度更大。若無一定功力,往往流于平庸粗疏。若要隨心所至,臻至妙境,完全取決于琴家的情操氣質、藝術修養及其對藝術的理解。這種富于東方哲學特色的藝術成就絕不是一般民間音樂能比擬和企及的。所以說,琴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高雅音樂的 代表,與中國文人的直接參與是分不開的。

文章來源:《七弦味道——經典古琴故事》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乌兰浩特市| 闽清县| 虹口区| 图们市| 新建县| 同德县| 扎囊县| 同德县| 阳山县| 德安县| 板桥市| 台中县| 旺苍县| 渝中区| 宣恩县| 临洮县| 兴国县| 游戏| 周至县| 旌德县| 确山县| 建湖县| 阳春市| 天水市| 龙岩市| 龙里县| 鄂托克旗| 建湖县| 浙江省| 泾源县| 兴海县| 建始县| 肥城市| 鄂温| 岳西县| 阿鲁科尔沁旗| 堆龙德庆县| 若尔盖县| 谷城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