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著名語言學家盧烈紅先生逝世 享年63歲
訃 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武漢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語言學家盧烈紅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13日20時4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63歲。
盧烈紅教授1959年9月11日出生于湖北黃梅,幼承家學,擅文思,喜讀書。1977年參加高考,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4年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在職博士生,師從著名語言學家郭錫良先生,1998年獲博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漢語言文化系主任十四年,獲聘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三屆九年。盧烈紅教授還擔任了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湖北省語言學會會長、湖北語言與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基地執行主任、《長江學術》副主編、武漢大學文學院黃侃研究所所長等學術職務。2019年被評為全國社科聯優秀社會組織工作者。
盧烈紅教授畢生致力于漢語語法史、訓詁學、方言的研究與教學,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沾溉學林,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曾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應邀赴法國、英國、美國、日本、德國、愛爾蘭、韓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學術會議或講學。著有《〈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訓詁與語法叢談》《古漢語研究叢札》《新譯〈鹽鐵論〉》《漢語詞匯語法修辭歷時變遷考論》《劉博平評傳》等著作十多種,發表《“走作”補義》《古漢語判斷句中“為”、“是”的連用》《配對型“也好”源流考》《湖北黃梅話的指示代詞》《佛教文獻中“何”系疑問代詞的興替演變》《〈古尊宿語要〉的旁指代詞》《先秦兩漢時期的“云何”》《唐宋禪宗語錄“只如”類話題標記句》《黃焯“詩義重章互足說”述論》等論文百余篇,主編或參編《古代漢語教程》《古代漢語字典》《辭源》等多部教材和辭書。盧烈紅教授還積極投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推動全國首個漢字文化節目——湖北電視臺《漢字解密》的創辦并主講數十期,擔任湖北衛視《奇妙的漢字》節目第四季評委嘉賓。
盧烈紅教授在武漢大學文學院任教38年,開設古代漢語、漢語史、訓詁學、近代漢語研究、語言專題研究等課程,教學方面精益求精,與時俱進,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文史研究與語言學研究人才。主持的教學研究項目“古代漢語的現代化教學”2005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講并主建的全國首個“訓詁學”慕課2022年被認定為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
盧烈紅教授人品敦厚,正直謙和,磊落高節,言行有古君子之風,常溫言以勖勉,無怒面以待人,治學教學一絲不茍,獎掖后進不遺余力,堪稱學界楷模,深受國內外同行的尊敬和愛戴,為中國語言學研究、漢語史研究、訓詁學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盧烈紅教授長期擔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黨委委員,為文學院的學術建設和事業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盧烈紅教授的逝世不僅是武漢大學文學院的重大損失,也是漢語史學界、訓詁學界、語言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并深切緬懷盧烈紅教授!
盧烈紅教授千古!
因疫情原因,遵照家屬意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社會各界唁文、挽聯敬請電郵至wangtongshang@whu.edu.cn或moonlostway@qq.com。
特此訃告。
武漢大學文學院
??????????????????????????? 2023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