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西河宋氏
摘 要:西河堂是中國宋氏的著名地望,可以說天下宋氏多西河。根據史料記載研究,西河地望就是漢唐以來的西河郡即今日的汾陽、介休、孝義等地區。西河宋氏列祖宋昌,代不乏人,陸續遷往全國各地。唐詩顯示,律詩鼻祖宋之問就是汾陽本土人,也屬西河宋氏。
關鍵詞:西河宋氏;宋昌;汾州;宋之問
中國宋氏起源于古宋國(今河南商丘一代),然而最著名的地望是西河郡,全國宋氏族譜大多記載屬于西河堂。
汾陽市博物館藏有若干塊唐代宋氏墓志銘,稱宋氏世居汾州,自稱“西河房之胤緒”,但不明確起于何時。《新唐書》丞相世系表考證較詳,顯示西河宋氏起源于漢代宋昌:“楚有上將軍義,義生昌,漢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孫晃,晃三子:恭、畿、洽,徙廣平利人”①。孝文帝在山西中都(今平遙西,一說今太原)作代王的時候,帳下有一著名中尉叫宋昌是楚漢戰爭時楚人宋義之子,呂太后去世以后,當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入京繼位,代王問身邊的左右郎中令,都勸代王不要輕信,要靜觀其變,獨中尉宋昌力陳天下政治形勢,極力主張代王赴京,后來的歷史發展證明宋昌是對的,《史記》②對這段故事有精彩的描述。從那時起宋昌后人定居在山西汾陽、介休等地,稱西河宋氏,《魏書》記載:“宋隱,字處默,西河介休人也。曾祖奭,晉昌黎太守”③這一記載顯示西晉時期宋氏西河地望已經形成,宋氏西河就是今日山西“汾介孝”地區。
唐代汾州西河宋令文、宋之問、宋之悌、宋之遜父子四人一門三進士,各懷絕技,使西河宋氏名聲鵲起,地望日隆,深得朝野敬重。《唐書本傳》記載:“初父令文,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后之問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驕勇聞,之遜精草隸,世謂皆得父一絕”④。
關于宋之問家族籍貫的爭論,中科院著名學者張錫厚早有定論:“宋之問《祭楊盈川文》自稱‘西河宋某謹以清酌脯羞之奠敬祭于楊子之靈’;陳子昂《昭夷子趙氏碑》亦云:‘洛州參軍西河宋之問’。均稱西河人。據《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汾州條云:‘汾州秦屬太原郡。漢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隋大業三年廢汾州,還于隰城置西河郡。皇朝初改為浩州。武德三年又改浩州為汾州’。《地理志》河東道汾州條云:‘隋西河郡,武德元年以西河郡為浩州。三年,改浩州為汾州’。由此說明自漢以來的汾州就是西河郡。宋之問自稱——西河宋某,陳子昂謂——西河宋之問,皆是以郡望言之,其籍貫為汾州,當無疑議”⑤。
籍貫汾州并不意味著生于汾州,所以還是有人堅持寫作“一說汾州人”。筆者最近看到宋之問寫給弟弟的一首詩《別之望(遜)后獨宿藍田山莊》:⑥“自嘆兄弟少,常嗟離別多。爾尋北京路,予臥南山阿。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藥欄聽蟬噪,書幌見禽過。愁至愿甘寢,其如鄉夢何”。詩中的唐代北京就是今山西太原,北京路就是通汾州、太原的路。弟弟回家“北京路”,留下哥哥在京城獨自作著思鄉夢,無奈“鄉夢何”。由此看來宋氏父子就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汾陽人。汾陽博物館王仲璋先生收集到一塊唐代開元年間的墓志銘《大唐故宋府君墓志銘并序》內有:“故伯子令璋,仲子令光”等人名,與宋令文輩份相同,也可證明宋之問父子確實是汾陽人。
宋令文被唐著名書法家張懷瓘贊為:“書、畫、力三絕,尤于書備兼諸體,偏意在草,志欲究能翰簡,翩翩甚得書之媚趣。”⑦
功是功過是過,宋之問因為歌頌武周,品德受到人們的質疑,但是歷史沒有忘記他對詩歌發展的巨大貢獻,被稱為律詩鼻祖,更留下了龍門奪袍的美談:“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賞錦袍。左史東方虬既拜賜,坐未安,宋之問詩復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袍衣之”⑧。
宋之悌則為唐代著名武將,他的為人從李白《江夏別宋之悌》⑨一詩中可見一斑:“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宋之悌官至劍南節度使、太原尹。“嘗坐事流硃鳶,會蠻陷驩州,授總管擊之。募壯士八人,被重甲,大呼薄賊曰:獠動即死!賊七百人皆伏不能興,遂平賊。
書法家宋之望善寫真,張九齡稱為“意得神傳,筆精形似”。⑩宋之問《留別之望舍弟》云:“同氣有三人,分飛在此晨”。稱”舍弟之望”,看來宋之望就是宋之遜了。
繼宋氏父子而起的西河宋氏還有唐代著名直臣汾州人宋務光。
清代汾州人宋其沅,官浙江省布政使,誥授資政大夫,死于抗英斗爭是近代抵抗外來侵略的著名人物,田承順先生有詩贊道:“主戰英才,寧波含恨西游去,病由憂巨,國土遭人覷。一紙書表,血淚凝深慮,留賢譽,大星隕遽,點點風飄絮”。
西河宋氏歷代外遷,至今已經布滿全國。著名的廣平宋氏,也是西河宋氏分支,《新唐書》記載宋昌:“十二世孫晃,晃三子:恭、畿、洽,徙廣平利人”。廣平即是今河北邢臺,有唐代賢相河北人宋璟。唐時西河宋姓一支遷往扶風,遷往弘農,另有西河分支南遷入閩,其中有宋易及孫宋駢、宋臻。福建家譜記載宋臻居福建候官縣(今福州市)鏡江,被尊為鏡江宋氏始祖。臺灣宋氏出自鏡江。
古有盛唐宋氏三兄弟,今有民國宋氏三姐妹,海南宋氏出自福建也當是西河堂,可謂門風可傳了。西河宋氏代不乏人,至今仍然有眾多后人聚居汾陽孝義介休等地。
參考資料
- 北宋《新唐書·丞相世系表》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中華書局1975年
- 司馬遷《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178 中華書局1975年
- 魏收《魏書》列傳二十一 中華書局 1974年
-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卷二百一十五 中華書局 1975年
- 張錫厚論沈宋及其詩歌創作《周紹良先生欣開丸秩慶壽文集》,中華書局1997年版
- 《全唐詩》卷51,中華書局,1985年1月版
- 語出古籍唐張懷瓘《書斷》
- 語出古籍唐《隋唐嘉話》
- 《全唐詩》卷51,中華書局1985年1月版
- 唐張九齡《張曲江集》,廣東叢書本
(引用請注明出處,否則屬于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