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批語輯稿
《輕詆》
《輕詆》1:
劉會孟曰:兩可之辭。
《輕詆》3:
王敬美曰:此言得其深。
《輕詆》4:
王敬美曰:偶然語亦難定畏無。
《輕詆》5:
按此則弇州所刪。
《輕詆》6:
王敬美曰:此得注不得所以。
劉會孟曰:人之輕詆,更累其父。
《輕詆》7: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此殊不近輕詆,大都是縣令沈充意,不足重出。
凌初成曰:于此知金昌亭。
《輕詆》8:
劉本注○言其真如豚如犢耳。
《輕詆》9:
劉會孟曰:邦國之嘆,何必平生。
凌初成曰:孫乃傷真長,真長當尸視。
《輕詆》10:
劉會孟曰:又有謂真長如此者,為人自難。
王敬美曰:此語亦有情。
《輕詆》12:
劉會孟曰:卻又效袁伏之袁。
凌初成曰:不畏烹大牛耶?
《輕詆》13: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真長對仁祖語,大是有情。謂偏處言輕,不足為高重耳。高柔誤認。別本愛玩賢妻,隱而不遂,極可觀。
按劉本作“實亦無不與者”。
《輕詆》14: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謂真長酷。
《輕詆》17:
王敬美曰:此卻輸真長一著,然乃是謝公享福處。
劉會孟曰:是興公果不為真長所許也。
《輕詆》18:
劉會孟曰:似謂玄度無忠國事耳。舉君親,謂忠孝兩難耳。
《輕詆》19: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此右軍故調之,注以為王嘉萬談矣,獨不思題是輕詆耶?
《輕詆》20:
劉會孟曰:三祖,上三代,保守此笛;虺瓦吊,若非地名,即不祥短命。
《輕詆》21:
凌初成曰:林公禪伯,不怕口業。
《輕詆》22:
劉會孟曰:興公到處為死人所擯。
王敬美曰:興公一生受此苦,至死猶煩人。
《輕詆》24:
按目殷一段,弇州采入《賞譽》。此既是裴郎訛,只不足復存。
劉本注○賞語自是。
劉會孟曰:誑托致敗。
《輕詆》25:
凌初成曰:是“塵垢囊”業報。
《輕詆》30:
按此則弇州所刪。
《輕詆》31:
劉會孟曰:甚惡之之詞。
《輕詆》32:
按謝封望蔡侯,非小字也。
《輕詆》33:
劉會孟曰:說得甚近人意。
凌初成曰:若哀家梨者,甚多,甚多!
《假譎》
《假譎》1:
劉會孟曰:倉卒出此,又難。
凌初成曰:劫之,欲何為?
《假譎》2:
劉會孟曰:華池解渴之言,存想有功。
按劉本“軍”上有“三”字。
《假譎》3:
劉會孟曰:文字中留此,鬼當夜哭。
王乾開曰:奸雄雖然至死欺人,嗟嗟敗亡中風,同愚父及叔父矣。尚何軍士,不在智術簸弄中也。
《假譎》4:
凌初成曰:所為不良,然亦兢兢作此,多狡。
《假譎》5:
凌初成曰:英雄相忌,不必有隙。
劉會孟曰:自非露臥,劍至即上,又不如遷以避之,小說多巧。
《假譎》6:
按巴騌馬,注不解。杜光庭《錄異記》云:巴人呼賦為騌,然則快騌者,巴所貢也。
王敬美曰:“樹心+曷”字無謂,■■為浮誤誤耳。
凌初成曰:老賊乃靈。
按《異苑》,尚有夢日環其城。五字恐不可少。
《假譎》7:
“孰”、“熟”通,劉本作“熟”。
《假譎》8: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庾實畏死,遜謝未得云譎。
劉會孟曰:陶審自知。
《假譎》9:
凌初成曰:初婚女子,乃有撫掌之笑!
王敬美曰:觀此明知后人添注。
《假譎》10:
楊用修曰:本聲鳴轉急,訛為聲氣。
按劉本作“聲鳴”。
王敬美曰:此政不必有頭巾氣。
《假譎》11:
劉本注○二人元知舊義之背,故共謀過江不用此義。愍度后遂仍用舊義,為人講以得食,故譏之。
凌初成曰:劉注似不合。
王敬美曰:因悟晉人清談豎義,亦是救饑。(王世懋)
劉會孟曰:以無救饑。(劉辰翁)
《假譎》12:
凌初成曰:女頑既無人知,何為定詐與阿智?那得遂無嫁娶理?
《假譎》13:
劉會孟曰:真有如此強口者。《世說》雖鄙,然種種備。
《假譎》14: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為大人故難。
《黜免》
《黜免》2:
有數字不清晰。
《黜免》4: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譏評可耳,何至免官。
劉會孟曰:■怒皆可觀。
《黜免》5:
凌初成曰:奇恨!
《黜免》6:
劉會孟曰:甚真。
《黜免》7: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桓終可告語者,豈唯不忤而已。
凌初成曰:不得不流汗。
《儉嗇》
《儉嗇》3:
王敬美曰:晦默吾道,何至作此?王剪請田宅,恐不至是。
《儉嗇》4:
按此則弇州所刪。
《儉嗇》5:
按此則弇州所刪。
凌初成曰:單衣猶責,何疑數萬。
《儉嗇》6:
按此則弇州所刪。
《儉嗇》7:
按此則弇州所刪。
《儉嗇》8: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陶公故可以譎取,豈辦殺元規者?
■■■曰:直揣竹頭■■■■。
劉會孟曰:小說取笑,陶未易愚。
以下有數字不清晰。
《汰侈》
《汰侈》1: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決無斬人勸飲,血當盈庭矣。
王敬美曰:無論處仲忍人,觀此事晉那得不亂?
凌初成曰:直當使竹林中人詣石,以保美人首領。
《汰侈》4:
按此則弇州所刪。
《汰侈》5:
按劉貢父曰:“咄嗟”宜作“咄喏”,以司空圖詩為注。不知孫楚詩:“自有三命昔有極,咄嗟安可保。”“咄嗟”,猶言呼吸,蓋是晉人一時語。
《汰侈》6:
劉會孟曰:以此為快,是略無惜名意也,要亦君夫殺之。
《汰侈》7:
按此則弇州所刪。
《汰侈》8: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石尚有火浣衫事,尤奇,《世說》不載,豈謂更遠情實耶?
《汰侈》9:
按此則弇州所刪。
《汰侈》10:
凌初成曰:季倫即富,原無材氣。
《汰侈》11: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南渡后更不能見此等汰侈矣。北魏末,諸王復相競為之,魏尋亂。
劉會孟曰:與君父速之同。
《汰侈》12: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何足改觀。
《忿狷》
《忿狷》2:
王乾開曰:欲蠲人之憂,■以丹橘;欲蠲之忿,天以青松。第合歡之草,嵇康可種。藍田食雞子,性似不可解,故佩韋自緩,佩弦自急。因物酲悟,存乎其人。
《忿狷》4:
劉會孟曰:于此■彥道。
《忿狷》6:
劉會孟曰:“矜咳”二字,極不成語,然極有似。
《忿狷》7: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何物俗狀。
《忿狷》8:
劉會孟曰:不聞斗鵝何如?
按《新唐書·田令孜傳》云:帝沖騃,喜養鵝,一鵝至值五十萬錢。司馬溫公《考異》云:鵝非可斗之物。改為賭鵝。蓋賭鵝亦不迥出其聲色以相勝耳。如云斗草,草亦豈真能斗耶?正亦不必改耳。
《讒險》
《讒險》1:
按此則弇州所刪。
凌初成曰:何與《讒險》。
《讒險》3:
按此則弇州所刪。
《讒險》4:
劉會孟曰:小人奸態,殊未易絕長哉。
《尤悔》
《尤悔》1:
劉會孟曰:丕安得為人?太后所以不哭也。
《尤悔》3:
凌初成曰:猶是鬼子余恨。
劉會孟曰:二世將忌如此。
《尤悔》4: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意氣不足■■,元規橫宏遠甚■■■。
王敬美曰:敬徹是何人,大都作頭巾氣者,亂劉注,可恨!
《尤悔》5: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導亦為此言耶?
《尤悔》6:
劉會孟曰:不任受德可也。爾時當以取金印語為怨,非不幸也。
楊用修曰:是借劍于敦殺顗也,敦反乃導反也。又曰:此為漏紕也,臣無疑。
劉會孟曰:非茂弘不得此言。
王敬美曰:注似為丞相解紛。
《尤悔》8:
劉會孟曰:雖無有益,可以得人。
王敬美曰:非注,幾不知馬頭作何語。
凌初成曰:偶同爾,巧馬須頭,恐政不似此解。敬美何見?
《尤悔》9: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語晦味,略不可讀,不知絕裾之是非。
王敬美曰:語遠。
《尤悔》10:
劉會孟曰:初不自知才品、功業所稱乎?有不自足以■死?
《尤悔》11:
劉會孟曰:思強如此,復何足道。
凌初成曰:祈請既惑,結恨尤非。
王敬美曰:注理高,但人情未可必。
《尤悔》12:
按此則弇州所刪。
《尤悔》13:
王敬美曰:曲盡奸雄語態,然自非常人語。
劉會孟曰:此筆較有俯伸,大勝史筆。
王敬美曰:文景,司馬師兄弟也。
王元美曰:至今為書生罵,端然直是大英雄語。
《尤悔》14:
凌初成曰:獨此則忽入議論,跌宕可喜。
按“夷粹”,劉本作“純美”。
《尤悔》15: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簡文生長富貴,不知稼穡艱難,此愧大是良心,而注駁之,何居?
王敬美曰:二語出《說苑》。
《尤悔》16: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談者刻薄,豈非更讓荊耶?
王敬美曰:此當時誣。
《紕漏》
《紕漏》1:
劉會孟曰:干飯語瞀。
《紕漏》2:
按此則弇州所刪。
《紕漏》3:
劉本注○言幾為《勸學》所設而死。
王敬美曰:彭蜞,食之乃不吐,此便非實錄。
王本天曰:彭蜞有毛,主人亦食之。《本草會■》曰:彭蜞,處處有之,鄉村間取為常食。《蟬史》曰:味腥,膏薄,食之令人泄瀉。合諸說,則食彭蜞不可,明矣。
《紕漏》4:
劉會孟曰:下飲,謂設茶也。人才失志,此比甚多。
劉本注○此皆失志所■。
《紕漏》7:
王敬美曰:意氣二字,異甚。
劉會孟曰:如此謬,子孫之羞也。
《紕漏》8:
凌初成曰:道意色殊肖。
劉會孟曰:傳聞亦不可信。
《惑溺》
《惑溺》1:
楊用修曰: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爭之?
《惑溺》3:
劉會孟曰:周歲也。
《惑溺》4:
按此則弇州所刪。
《惑溺》5:
王敬美曰:此亦非孝標注,然尤近古。
《惑溺》6:
凌初成曰:長舌婦耳,然故令人溺。
《仇隙》
《仇隙》3:
按游石頭注,弇州采入《豪爽》。
《仇隙》4: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3]
《仇隙》5: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右軍審爾,非令德。
又曰:右軍為郡,有不法耶?
凌初成曰:果苦否?然右軍風流正不須一住。
《仇隙》8:
有若干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