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批語輯稿
《品藻》
劉會孟曰:《世說》之作,正在“識鑒”、“品藻”兩種耳。余備門類,不得不有,亦不盡然。
《品藻》2:
劉會孟曰:亦捷急變化語,即駭馬所致亦如此。
《品藻》3:
劉會孟曰:有懷其人。
按“仗”,劉本作“伏”。
凌初成曰:惜未見其正。
《品藻》4:
王敬美曰:后兩語正自推尊武侯。
凌初成曰:不曰武侯勝處,《世說》佳處正以此。
《品藻》5:
王敬美曰:亦似得之,但未及其正骨耳。
凌初成曰:玄伯父子■■■難相輕。
《品藻》6:
按此則弇州所刪。
按外朗、內(nèi)潤,弇州采作正文。
《品藻》7:
王敬美曰:《世說》意已定樂優(yōu)于裴。
《品藻》8:
王敬美曰:或作“太鮮明”。
按劉本作“鮮明”。
凌初成曰:巧于用短,短亦長;拙于用長,長亦短。
《品藻》9:
按此則弇州所刪。
按此郝隆非曬書郝隆。
《品藻》10: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11: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故事。
《品藻》12:
王敬美曰:亦未可便謂不然。
劉本注:謂在洛時,敦尚畏顗,過江后敦漸得志,不復(fù)憚矣,故嘆曰:“不知是我進(jìn)乎,伯仁退乎?”
王敬美曰:觀注引書,實(shí)之前駁語,似非劉筆。
劉會孟曰:未嘗不自知。
《品藻》13:
劉會孟曰:故是福不及耳。
《品藻》14:
劉會孟曰:此下有數(shù)字不清晰。
《品藻》15:
劉會孟曰:此語庾目中無王,王目中無庾。
劉本注○王謙言其眾人不及。
又注○庾公此問甚煩,宜王或如無人。
《品藻》16:
劉會孟曰:嵯蘗猶今言牙槎。
又曰:得體。
《品藻》18: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此不過江,語亦隱約。
劉本注○不過江,卒于渡江前也。
《品藻》19: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20: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21:
王敬美曰:宋褘是綠珠女弟。
凌初成曰:宋褘有國色,善吹笛,在晉明帝o。后帝病,以賜阮遙集。又《嶺表錄異》《事物oo》各書,俱言綠珠梁氏之女ooooo。
劉本注○言王近粗o,不如謝之也。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23:
劉本注○言述性褊也。
《品藻》24:
劉會孟曰:人人同。
《品藻》25:
劉本注○恐不及己。
《品藻》26:
劉本注○有尊謝卑何之意。
王敬美曰:此方言意云也,只如此,故非譽(yù)之也。
劉會孟曰:得上不足以發(fā)。
《品藻》27:
按此則弇州所刪。
凌初成曰:此自丞相超居之耳,次道何責(zé)焉。
王敬美曰:此言毀譽(yù)各半,疑是不滿意多。
劉會孟曰:此一條不小。
按《語林》注,弇州采入《輕詆》。
《品藻》28: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29:
劉會孟曰:謂更勝耳。
劉會孟曰:傖奴,北人。
劉會孟曰:語甚有氣。
王敬美曰:劉尹大是輕薄人。
凌初成曰:輒問方回,薄態(tài)可掬。
按《集韻》:傖,助o切,oo別o。
《品藻》30:
劉會孟曰:如此更高。
《品藻》31:
劉會孟曰:篤論。
《品藻》32: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本注○言其失重。
劉會孟曰:未足為據(jù)。
王敬美曰:注是。
《品藻》33: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似謂裴暗。
劉會孟曰:淺俗。
《品藻》34:
劉本注○此不肯遜,又不敢競之辭。
王敬美曰:妙于自夸。《晉書》改一“卿”字,何啻千里!
《品藻》36:
劉會孟曰:語煩。
《品藻》38:
劉會孟曰:此語能長人價格。
《品藻》41: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43:
劉本注○劉與丞相不相得,故為優(yōu)濛之言,謂皆勝之也。
《品藻》46:
王敬美曰:樂令素著重名,忽有此論,然極是扶植世教語。
劉會孟曰:非謝公問,弘度答,那知許事!
《品藻》47:
凌初成曰:直是自相夸勝。
《品藻》48:
劉會孟曰:韶音亦屬矜持。
《品藻》49: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人人有區(qū)別,正坐失卒情處,可以為戒。
按劉本無“士”字。
《品藻》50: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本注○此皆語門人弟子之辭,而同輩受之不恨。
《品藻》52:
劉會孟曰:自佳。
《品藻》53: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54: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甚未可也。
《品藻》56:
劉會孟曰:不甚可曉,然可用似謂田宅所屯聚也。
《品藻》57: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本注○紹乃則之孫,愉之子。
《品藻》58: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59: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誰知二賢?只見謝公清潤耳。
劉會孟曰:語雖然,有思。
《品藻》62: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造膝是文談,可厭。
又曰:纏綿綸至,可觀。
劉本注○此云詣,非其他,造之之謂。乃目其于理深詣,即謝之深徹,皆核至之名。謝不徹,王亦不詣,其于理但相朋耳,無大高下也。
《品藻》63:
王敬美曰:道王北中郎恰得。
《品藻》64:
劉會孟曰:似佞其子而黨林公。
《品藻》66:
劉會孟曰:外貌。
《品藻》67:
劉會孟曰:便是爭名。
《品藻》68:
凌初成曰:獨(dú)言廉、藺,時也,狐貍猯狢啖者,故亦不止曹、李。
王敬美曰:道季此言,亦殊有生氣。
王元美曰:人雖不相蒙,意實(shí)有會。
王敬美曰:此注殊不似孝標(biāo),定為后人攙入。
按此注或出劉應(yīng)登。
《品藻》69: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70:
按此則弇州所刪。
劉會孟曰:謂不聞?wù)f庾、林事耳。
又曰:只是一句。
劉會孟曰:便與上句同。
《品藻》71:
王敬美曰:此言亦非公論。
《品藻》72:
按此則弇州所刪。
《品藻》75:
按黃魯直曰:右軍似老氏,大令似莊周。
王元美曰:宋齊之際,右軍幾為大令所掩,梁代一評,右軍復(fù)伸。唐文耳評大令六損o,唐文之論是偏好o,未足以服大令心。近人謂右軍內(nèi)o,故oo而有法,大令外o,故散朗而多姿。法oo姿,姿不能無累o也。后人學(xué)右軍,終不能似大令,已自道oooo蘇眉山趙。(以下可能缺字)
《品藻》78: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孝伯自稱其祖,未為公論,畢竟劉勝王。
《品藻》79:
按此則弇州所刪。
王敬美曰:足窺子敬狹中。
《品藻》82:
劉會孟曰:鈔撮猶掇拾。
《品藻》83:
王敬美曰:亦自尊其父耳,王中郎詎可便勝?
劉本注○珣謂其父oooo以年二十oooo德業(yè)不彰。
《品藻》86:
按此則弇州所刪。
凌初成曰:直是怕他。
《品藻》87:
凌初成曰:最好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