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朱雷先生逝世 享年85歲
訃 告
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雷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8月10日凌晨1:4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5歲。
朱雷教授籍貫浙江海鹽,1937年5月出生于上海,1955年考入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1959年考取史學大師唐長孺先生的研究生,主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62年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1986年2月任教授,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88-1992年兼任武漢大學歷史系主任,1995-2007年任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所長。
朱雷教授還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歷史學),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專家,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成員,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湖北省中國史學會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隋唐五代史》副主編,湖北省政協常委,湖北省政協文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文史館副館長,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朱雷教授畢生致力于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敦煌吐魯番文書整理與研究。他學識淵博,目光敏銳,具有歷史學、文獻學、古文書學等方面的深厚功力,尤其對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典章公文制度有著純熟的素養。在研究方法上,善于從具體問題入手,微中見大,旁征博引,融會貫通,透過具體的史料,考察社會結構、典章制度的演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史學研究風格。
朱雷教授于1974-1986年由國家文物局借調烏魯木齊、北京等地,作為主要成員,協助唐長孺先生整理吐魯番文書,十易寒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整理完成《吐魯番出土文書》釋文本1-10冊,圖錄本4巨冊。其史料價值之珍貴,整理工作之艱辛,為海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推崇。該書出版后多次獲得國家大獎,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國家圖書獎、國家古籍整理一等獎等。
以吐魯番文書整理為契機,朱雷教授先后發表《吐魯番出土北涼貲簿考釋》、《論麴氏高昌時期的“作人”》、《敦煌所出〈唐沙州某市時價簿口馬行時沽〉考》、《敦煌兩種寫本〈燕子賦〉中所見唐代浮逃戶處置的變化及其他》等數十篇極富創新性的高水平學術論文,深受學術界好評。部分論文結集為《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學術界嘗言:“朱先生的很多論文,盡管經過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學術價值還是難以超越”;“唐長孺先生門下,論文風格與唐先生最為接近者,莫過于朱雷先生。讀罷本書,深信此言非虛”。這些甚具影響力的學術論著極大地推動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和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的進展,在國內外學術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由于突出的學術貢獻,朱雷教授于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朱雷教授還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內外所藏吐魯番文書的整理與研究》、《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補編》等重要課題。并曾先后應邀在日本、德國、美國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訪問交流,深受國內外同行所敬重。
朱雷教授一生潛心治學,品格高尚,淡泊名利,樂于助人,曾被湖北省政協、武漢大學評為先進工作者。他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歷來堅持立德樹人,高度重視歷史學人才的培養。他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多門課程,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深受好評。他培養的數十名碩士、博士生,很多都已成為相關學術領域的中堅力量。
朱雷教授的去世,是中國史學界的重大損失,也是武漢大學歷史學科無可彌補的重大損失,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和弘揚他的崇高品格、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為武漢大學歷史學科的發展繼續奮斗!
朱雷教授千古!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2021年8月10日
遵照朱雷先生生前遺愿并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朱雷先生喪事從簡,不接收花圈,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聯系人及電話:
李永生:13419697116
郵箱:jn_zhulei_xs@126.com
電話:027-6875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