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代典籍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內蒙古師范大學召開
7月10日上午,由內蒙古師范大學和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共同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的2021年元代典籍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42屆年會在內蒙古師范大學隆重召開,黨委委員、副校長宮箭教授、科技處處長王志強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南京師范大學趙生群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名譽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朱杰人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可永雪教授、高林廣教授,東北師范大學曹書杰教授、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浙江大學劉進寶教授、華中師范大學董恩林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周少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黃愛平教授、西北大學郝潤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王鍔教授、安徽大學諸偉奇教授等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國內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單位的共280余人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文學院閆艷教授主持。文學院全體教師和研究生代表,以及歷史文化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會議。
宮箭在開幕式致辭中首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并向各位專家學者介紹了內蒙古師范大學的辦學歷史和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績,就文學院的學科特色和學術成就也作了簡要介紹。他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能夠關心、支持內蒙古師范大學,支持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科建設。也希望內蒙古師范大學相關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和同學們,要抓住本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虛心向各位專家學者請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科研教學水平。
趙生群會長代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發言,他在致辭中感謝承辦此次會議的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以及為會議成功舉辦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和志愿者。他指出,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這里歷史厚重,源遠流長。今年是一個有著特別意義的年份,在中華大地上,我們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進。同時,當今世界風云變幻,各種思想泥沙俱下,中華騰飛面臨各種阻力和挑戰,這讓我們對歷史文獻研究的當代意義與責任擔當也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
開幕式后舉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報告由東北師范大學曹書杰教授主持,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評議。北京師范大學周少川教授、浙江大學劉進寶教授、安徽大學諸偉奇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閆艷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濤教授分別以《元代類書的整理與研究》《文明互鑒與民族融合的典范——以〈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為中心的探討》《新中國初期古籍整理工作的起步與新變》《古代通俗類書研究》《談談〈永樂大典〉本〈析津志〉》為題發言。杜澤遜教授對五位學者的報告給予充分肯定,并作了精彩點評,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原館長邱瑞中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李雄飛副研究館員、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李俊義教授等學者圍繞大會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
開幕式后舉行了大會主題報告,報告由東北師范大學曹書杰教授主持,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評議。北京師范大學周少川教授、浙江大學劉進寶教授、安徽大學諸偉奇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閆艷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濤教授分別以《元代類書的整理與研究》《文明互鑒與民族融合的典范——以〈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為中心的探討》《新中國初期古籍整理工作的起步與新變》《古代通俗類書研究》《談談〈永樂大典〉本〈析津志〉》為題發言。杜澤遜教授對五位學者的報告給予充分肯定,并作了精彩點評,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原館長邱瑞中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李雄飛副研究館員、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李俊義教授等學者圍繞大會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
7月11日下午大會圓滿閉幕。閉幕式由華中師范大學董恩林教授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謝輝副教授、山東大學江曦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陳冬冬副教授、上海博物館陳才副研究館員、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南江濤副編審、黑龍江大學楊棟教授六位學者分別作為各小組代表,就各組討論情況作了總結發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秘書長王鍔教授作了年度工作報告。最后,董恩林教授代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及全體參會專家學者,對承辦方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的辛勤付出和周密安排表示衷心感謝!
本次會議是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近年來承辦的大型學術會議之一,對于提高內蒙古師范大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服務社會的能力,以及促進中文、歷史等學科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通過舉辦學術會議,也擴大了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學科影響力和學術聲譽,提升了我校的辦學層次和水平。
據悉,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下一屆年會將于2022年秋季在曲阜師范大學召開。(圖文: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