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零時41分“大雪” 須當心“寒從腳下起”
新華社天津12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中國天文年歷》顯示,12月7日零時41分迎來“大雪”節氣。此節氣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將更加頻繁,天氣更冷,我國北方地區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的天氣。
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在飲食起居方面,須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腳部的保暖。
大雪在每年公歷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節,冷空氣活躍,天氣越來越冷。氣象資料顯示,大雪時節,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零下10攝氏度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穩定在0攝氏度以下。
氣象專家表示,進入“大雪”節氣后,冬天氣候就已覆蓋我國大部分地區。從我國最北端入冬的那一天算起,到最南端入冬要經歷3個月的漫長時間。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說,大雪節氣過后,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要注意腳部的保暖,當心“寒從腳下起”。
對于有些畏寒怕冷的人,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強體育鍛煉之外,在日常飲食中,如能多吃些含碘和含鐵的食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如海帶、紫菜、大白菜、動物肝臟、菠菜、蛋黃、黑芝麻等。
此外,還應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紅棗等,既能補充營養,也可以抵御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