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古譜《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在京首發
國學網訊:2016年10月8日上午,圍棋古譜《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首發式暨圍甲聯賽第14輪專場在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舉行。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林建超、北京圍棋基金會理事長華以剛、首都師范大學原副校長邱運華、青島出版社副總編高繼民等來自圍棋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眾多嘉賓應邀出席。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所長尹小林代表項目團隊進行了主題發言,介紹了《中國圍棋古譜集成》項目的立項以及出版情況。
2012年,國學網與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聯合啟動了《中國圍棋古譜集成》大型文化項目,該項目得到了中國圍棋協會和青島出版集團的鼎力支持。經過四年多的不懈努力,首部大型古譜《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終于面世。
《中國圍棋古譜集成》收書120余種,包涵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上海棋院、地方圖書館、民間收藏家的藏書以及日韓留存的圍棋古籍,是對各朝各代以書籍形式留存下來的有關圍棋的理論、死活、官子、棋譜等資料的最大規模的搜集整理和影印出版,收羅范圍之廣,冠絕古今,超過1949 年以后出版的各種排印本、影印本乃至合集,規模之大尚屬首次,可謂將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圍棋古籍“一網打盡”。此次整理還采用了國學網獨有的先進的數字化處理技術,除了影印出版,亦會同步建成圍棋古籍圖文對照檢索數據庫,以方便圍棋愛好者和研究者學習使用。這必將極大促進圍棋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是《中國圍棋古譜集成》推出的第一輯,系清末著名藏書家王存善所輯錄的大型圍棋叢譜,編成于光緒年間,包括正編八卷、續編八卷,共收錄棋譜九百六十局,幾乎囊括了自明末至晚清所有名手的對局,甚至目光遠及海外,可謂清代棋譜集大成者,為后世研究清代棋壇提供了重要依據。據出版方和國學網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年,將投巨資陸續出版《中國圍棋古譜集成》的全部卷篇,為弘揚中國傳統圍棋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由青島出版社出版,該社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圍棋文化出版機構。國學網和出版方聯合了人民郵電出版社文化創意事業部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為一個研發團隊,在視覺、體驗、裝幀設計等方面精雕細琢,采用原大宣紙線裝高保真復制,外配以黃金檀木函套,凸顯了原書古樸大氣的風貌,高端珍貴的內容和精致典雅的裝幀相得益彰,實現了傳統文化藝術再創,具有極高的收藏品質,使出版的古譜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青島出版社副總編高繼民認為,《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的出版為《中國圍棋古譜集成》的出版開了好頭,同時也創下了四個之最:一是最詳盡的前期調研,二是最權威的圍棋底本,三是最強大權威的專家編輯陣容,四是最精致高檔的印刷裝幀形式。
?《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
圍棋元老華以剛和林建超都對《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和由衷祝賀。林建超將軍博古通今,從歷史的角度談及《寄青霞館弈選》的重要價值,認為該套大型叢譜見證了中國圍棋的興衰,也反映了中國國運的興衰,影響深遠,國學網選擇《寄青霞館弈選》作為《中國圍棋古譜集成》的第一輯,確有獨到眼光。
此次《寄青霞館弈選》所用底本為北京古譜收藏家劉國斌先生家藏光緒二十三年增修本。劉國斌先生追溯了自己與古譜的不解之緣,今日見到古譜新生,倍感欣慰,并盛贊國學網在古譜編纂過程中所付的艱辛努力和嚴謹精神。
《圍棋天地》副主編王元、清華大學圍棋文化教育家方天豐、線裝書局社長王利明、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相洲也分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闡述了《寄青霞館弈選》的出版意義。
《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出版首發座談會
古譜有傳,新譜有繼。與《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首發式同場進行的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第十四輪的云南永子VS河北新奧國學網專場。圍甲聯賽自1999年創立以來,歷經十七年的發展,已成為圍棋界的NBA,是中國最頂級的圍棋比賽,代表了中國圍棋界的最高水平。本賽季于4月11日正式開枰,經過六個月的激烈廝殺,今日迎來第十四輪。本場對陣的兩隊都是傳統強隊,云南永子隊由職業棋手等級分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領銜,河北新奧則由新銳棋手謝科五段擔任主將,強強相遇,好一場龍爭虎斗,令場外的觀眾大飽眼福。最終柯潔執白中盤擊敗謝科,為云南永子隊率先拔得頭籌,隨后牛雨田擊敗夏晨琨,范胤擊敗李銘,云南永子隊以3比1戰勝河北新奧隊。
柯潔 vs 謝科
作為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古老藝術,圍棋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正所謂“棋雖小道,通于大道”。由衷希望隨著圍棋古譜的出版和圍棋比賽的興盛,圍棋文化也能煥發青春,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所有熱愛圍棋的人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