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提要
《寄青霞館弈選》是清末著名藏書家王存善所輯錄的大型圍棋叢譜,編成于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一八九五~一八九七)間,由譚其文、徐文淵校對,分正、續兩編,共十六卷。
王存善(一八四九~一九一六),字子展,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室名寄青霞館。早年隨父至廣東,光緒中署知南海,官虎門同知。一九○○年遷居上海,因善理財而受盛宣懷賞識,曾任中國第一家大型工商企業招商局總理,并擔任漢冶萍公司董事,擢保道員。其家世好藏書,有藏書樓“知悔齋”,藏書達二十余萬卷。生平喜弈,遍搜棋譜,終成 《寄青霞館弈選》這一煌煌大卷。
《寄青霞館弈選》正、續編各八卷,每卷一冊。正編收入清代國手對子三百九十局,受二、三、四子一百二十四局,共五百一十四局;續編收入清代國手對子一百八十二局,受二、三、四子一百三十七局,《晚香亭弈譜》十五局,黃龍士、施定庵、范西屏自擬棋譜七十六局,日本棋譜二十四局,琉球棋譜十二局,共四百四十六局。兩編共收九百六十局,幾乎囊括了自明末至晚清所有名手的對局,甚至目光遠及海外,可謂清代棋譜集大成者,為后世研究清代棋壇提供了重要依據。
《寄青霞館弈選》在編纂體例上,采用“以人為經,以年為緯”的方式,按棋手及對弈的時間順序編排譜目,歷史脈絡分明,且原譜所帶棋評也一并收錄其中。卷首附有譚其文所撰《弈選諸家小傳》,列入清代名手八十三位,對每人的棋力、棋風、棋藝均作了言簡意賅的評價,并夾敘清代棋壇弈況,趣聞逸事,頗可補史料所缺,為以往棋譜所罕見。
《寄青霞館弈選》采摭清代棋譜多達四十五種,其中如《鴻雪軒譜》、《弈存》、《如松堂譜》、《爛柯仙館弈鈔》等四譜,今已不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續編卷一前六十局,顯然是汪漢年、周東侯、盛大有、程仲容之間循環對抗的十番棋,為一時一地的雅集之作,此即徐星友所評《眉山墅隱》的全部內容?!睹忌绞[》失傳已久,王存善將其內容全部收入續編中,刊刻流布,嘉惠棋林。
《寄青霞館弈選》正編刊印于光緒二十一年,續編刊印于光緒二十三年,王存善自序,譚其文作跋,續編刊印時對正編作了部分增修。 一九九一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將《寄青霞館弈選》正續兩編合并,按對子、授子重新編目,影印出版。二○○四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的《中國歷代圍棋棋譜》收錄了《寄青霞館弈選》,內容較增修本有所不足,而其《寄青霞館續刻弈選》僅二卷,當為續編的殘板拼湊而成。
本次所用底本為北京劉國斌先生家藏光緒二十三年增修本,系其妻汪氏祖上購得,開本宏闊,用紙考究,印制精良,保存完好。在編纂過程中,正編參校了北京圖書館的《中國歷代圍棋棋譜》;續編則參校了國學網古籍館所藏另一印本。
通過對北圖匯印初刻本和劉氏家藏增修本兩個版本的比較,可以發現增修本在內容上做了完善工作。如:增修本《弈選諸家小傳》較初刻本多出沈介之、林越山、吳中漢、胡肇麟四條,其中胡肇麟為重出,但前后兩條文字詳略不一。
當然,劉氏家藏本亦有白璧微瑕之處,如《寄青霞館弈選》卷一第十八頁棋譜錯印為卷三第三十四頁棋譜,此外還有個別墨跡不清或微有缺損之處,此次出版時均做了適當修補,以便閱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