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屆近代漢字學術研討會在保定召開
由河北大學發起舉辦的全國首屆近代漢字學術研討會于2016年8月18日至20日在河北保定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推動近代漢字研究的發展,加強近代漢字學界的交流。來自全國的52位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會議收到論文47篇。
會議開幕式由河北大學楊寶忠教授主持,中國文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浙江大學張涌泉教授致開幕辭,河北大學副校長楊學新教授到會并致歡迎辭。研討會分大會報告和小組發言兩種形式,梁曉虹、王貴元、鄭賢章、鄧福祿等4位學者作了大會報告,32位學者分兩組作了小組發言,內容涉及近代漢字研究的各分支領域。會議閉幕式由北京師范大學王立軍教授主持。
第二屆近代漢字學術研討會2018年將由浙江財經大學(浙江杭州)舉辦。
論文目錄
陳晨:《倭名類聚抄》所收《玉篇》佚文在近代漢字研究中的價值
陳雙新:論上層簡體字和下層簡體字
陳英杰:五代宋初篆書名家徐鉉
韓小荊:佛經中的“蚖”和“虺”
何茂活:《漢語大字典·廣部》“??”字考釋
何余華:地積單位{畝}的歷時用字考察——兼論書寫變異對詞語用字的影響
胡惠:方塊壯字形聲字義符的語義提取、語法分類機制初探
景盛軒:從書跡看三號英藏《大般涅槃經》殘卷的綴合
李彬:“厶”字來源再議
李福唐:試論《明成化說唱詞話》的用字特點
李國英:《大正藏》疑難字考釋
梁春勝、張涌泉:《中國大百科全書》第3版“近代漢字”條目征求意見稿
梁曉虹:古代日僧所撰三種《大般若經音義》異體字研究
柳建鈺:字書漢字層積及流變狀況調查報告
龍仕平:《睡簡》文字基本筆畫及其形體演變研究
路志英:樓蘭漢文簡紙文書筆形研究
呂治:利簋銘文中“史”字隸定申論
牛振:清末外來元素詞音譯用字考察
齊霄鵬:《漢字標準字典》所見“日本漢字”考
邱亮、毛遠明:南北朝石刻俗字考釋五則
石仲情:論異體字“巖”“喦”及“巖”的歷史演變
蘇芃:“”“願”“愿”的歷史演變——兼談對于古籍整理研究的參考價值
孫幼莉:《日用俗字》語詞札記
陶曲勇:《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人名用字札記二則
王貴元:漢字部首的形成過程與機制
王國珍:《綴白裘》俗字探析
王建軍:明清以來雜字文獻的收集和整理
王立軍:漢字學的理論創新與系統構建
王泉:唐代印本《金剛經》用字分析
吳萍:《字匯》疑難字考證
蕭旭:俗字探源四例
辛睿龍:《龍龕手鏡》引《弘明集》《廣弘明集》考
熊加全:《玉篇》疑難字札考
徐時儀:異形同詞與同形異詞的收釋探略
楊寶忠:談談疑難字的負面影響
楊清臣:《通用規范漢字表》疑難字考辨
楊振華:同形字論略
張道升:《中華字海》不見于《漢語大字典》的字頭研究十三則
張磊:金粟山大藏經本《內典隨函音疏》與漢文佛經校勘
張青松:《正字通》異體字考釋方法芻議
張素鳳:王觀國《學林》對漢字使用問題的探究
張文冠:構件“幼”俗作“勾”例釋
張新朋:山西雜字之俗字考釋三則
趙晨霞:吐魯番出土文書文字形體的時代性
趙巖:秦及漢初用字習慣補考(三則)
真大成:試論異文對于考釋漢文佛經疑難字的價值
鄭賢章:《乾隆大藏經》疑難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