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1時47分“霜降” 天氣轉冷注意“三防”
新華網天津10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中國天文年歷》顯示,10月24日1時47分將迎來“霜降”。專家提醒,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天氣將由涼轉冷,公眾應注意防燥、防寒、防郁。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隨著霜降的到來,作物、草木開始泛黃、落葉,進入了“千樹掃作一番黃”的暮秋、殘秋和晚秋。
氣象資料顯示,霜降時節(jié),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天氣變化劇烈。隨著大風天氣的不斷光臨,溫度迅速下降,天氣逐漸向冬季轉變。過了這個節(jié)氣后,冬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的說法。
秋冬過渡之際,防燥、防寒、防郁是“霜降”期間的健康保健防護重點。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李艷玲提示說,為有效防治“秋燥”,可多喝水,尤其是加鹽或蜂蜜的白開水;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潤燥、消食止渴、清熱化痰、固腎潤肺功效的食物,如梨、蘋果、洋蔥、蘿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起居作息相應調整,盡量早睡早起。
天氣由涼轉冷,應注意添衣防寒保暖,尤其是胃部和腹部的保暖。
此外,晚秋時節(jié)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樂觀情緒,或外出秋游、登高賞景、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多想些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