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22時43分“寒露” 熱冷交替季節來臨
新華網天津10月7日電(記者周潤健)“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中國天文年歷》顯示,10月8日22時43分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
專家提示說,寒露時節氣溫持續下降,氣候逐漸轉冷,公眾在飲食起居方面要注意防燥保健。
據了解,寒露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每年陽歷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干燥。
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渡,那么“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冷的象征,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民諺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中央氣象臺7日發布的全國未來3天天氣預報顯示,7-9日,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將有大風降溫天氣。
寒露時節養生保健,“防燥”至關重要。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表示,對付“燥氣”喝白開水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病人,但對于正常人來說,要想完全抵御“燥氣”帶來的負面效應,最好在白開水中加些鹽或蜂蜜。
為防“燥氣”,這個時節的飲食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宜多吃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豆類及豆制品,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山藥等以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