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1時30分“大暑” “最熱季”需防身心“中暑”
新華網天津7月22日電(記者周潤?。皶r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薄吨袊煳哪隁v》顯示,7月23日11時30分迎來“大暑”節氣,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季節的到來。專家提示說,此時節,公眾在生活起居方面要當心身體和情緒“中暑”。
每年陽歷的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達到黃經120度時,即為大暑,正值“三伏天”內,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并且潮濕悶熱的日子。
這種極端的氣溫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會帶來種種不利,甚至還會引發痙攣和中暑等急性病癥。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說,午后最熱的時候,人們要盡量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門務必做好防曬措施,如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打傘、戴遮陽帽、涂抹防曬霜等,并隨身攜帶防暑藥物等;在起居上,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及時補水;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宜,多食綠豆湯、苦瓜、冬瓜湯等清火潤肺的食物。
當出現心悸、胸悶、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癥狀時,就可能是中暑先兆。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其喝些淡鹽水、綠豆湯、西瓜汁等。
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有密切聯系,持續高溫天氣,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對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出現“情緒中暑”?!扒榫w中暑”對人們的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情緒障礙會使他們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
因此,在注意防止身體中暑的同時,公眾還要當心“情緒中暑”。李艷玲建議,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冷處理;規律睡眠,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