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九):張之洞家書

張之洞家書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其名字或出自《莊子·至樂》中的“張之洞庭之野”。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縣)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貴州。咸豐二年(1852)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廿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1884年中法戰爭時,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起用退休老將馮子才,在廣西邊境擊敗法軍。1894年署理兩江總督。曾上疏阻和議,要求變通陳法,力除積弊。邀請外國教官訓練江南自強軍。1900年力主鎮壓義和團運動,與劉坤一、李鴻章等東南督撫實行東南自保,不理會慈禧太后對聯軍開戰的命令。1907年授大學士,9月4日與袁世凱同日授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慈禧臨終時張之洞以顧命大臣晉封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廣雅堂集》。藏書家傅增湘曾將其書、文、函、牘、電稿等輯為《張文襄公全集》,共100余卷。1966年農歷九月二十六,張之洞夫婦合葬墓在“掃四舊”中被紅衛兵刨開,將張氏夫婦吊在樹上月余,至被狗啃食。后被附近南關村村民張執信和一位王姓老人偷偷掩埋。2007年6月,其遺骨被重新安置在南皮縣烈士陵園。

  張之洞早年為清流代表人物,后繼曾國藩、李鴻章成為洋務派領袖,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與張佩綸、黃體芳、寶廷并稱“翰林四諫”,再加上劉恩溥、陳寶琛,并稱為“清流六君子”。 1873年同治帝去世,慈禧為繼續掌權而立光緒,遭到大臣反對。張之洞審時度勢,上疏迎合慈禧,博得了慈禧好感為之所倚重。他是慈禧扶植起來以抗衡曾國藩湘軍和李鴻章淮軍勢力的重要人物,一生在清廷權力的中心周旋,試圖以最小代價的改良實現中國向近代國家的蛻變。他對西方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有一定深度的認識,但與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激進改良派持有不同的主張;對革命黨人采取鎮壓態度。他繼曾國藩、李鴻章后,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為中華民族重工業、輕工業及近代軍事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在1889年至1907年擔任湖廣總督的八年間,著力扶持民族工業,先后開辦漢陽鐵廠、湖北兵工廠、馬鞍山煤礦、湖北織布局、湖北繅絲局等重輕工業企業,并籌辦蘆漢鐵路。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長堤和漢口后湖長堤排除水患,劃定了20世紀初的武漢三鎮與今天的武漢市相近的城市規模,同時支持民族企業家操辦水電等現代化市政建設,為武漢自近代以來的繁榮奠定了基礎。1896年回任湖廣總督,又按照德國制式改造湖北舊軍為新式陸軍。創辦湖北武備學堂。德國教官法金漢后來是一次大戰時期德意志帝國總參謀長。

  張之洞對中國文化建設事業有特殊貢獻。先后創建有廣雅書院,廣東水陸師學堂,江南陸師學堂,兩湖書院,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維新運動興起,張之洞之子張仁權亦是“強學會”的發起人之一。張之洞亦捐銀以表支持,并和康有為、梁啟超多次接觸,與維新派保持了良好關系。但是,當維新運動漸漸呈現激進態勢時,張之洞卻表現出很大的反感。1898年,維新運動進入存亡之際,張之洞作成《勸學篇》進呈?!秳駥W篇》強調“會通中西,權衡新舊”,既批評頑固派的“因噎廢食”,也批評了維新派的“舍本逐末”,強調三綱五常乃萬世不易之本。與戊戌變法的激進主張保持距離。清廷將張之洞所著《勸學篇》頒發各省督、撫、學政各一部,令其廣為刊布,努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戊戌政變失敗后,張之洞則以先著《勸學篇》得以免遭處分。1901年與劉坤一聯銜上奏提出“興學育才”辦法四條,仿日本學制擬定“癸卯學制”(即1903年經修改重頒的《奏定學堂章程》),為全國最早采用的近代教育體制;1903年2月在兩江總督任上上奏《創辦三江師范學堂折》,強調辦學首重師范,擬“先辦一大師范學堂,以為學務全局之綱領”,并委任繆荃孫負責籌建,為今日南京大學之開端。他非常重視國民教育和圖書館建設,籌資興建湖北省圖書館和湖南圖書館。又在廣東創辦廣雅書局并設立藏書樓,又與端方等人籌辦京師圖書館,認為“圖書館為學術淵藪,京師尤系天下視聽,規模必求宏遠,搜羅必盡極詳,庶足以供多士之研求。”親自選定館址,購江南著名藏書家歸安姚氏、南陵徐氏藏書,并翰林院舊藏合為京師圖書館。并代為制定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章程,為國家圖書館建設貢獻卓著。

  張之洞為官十分清廉,家有薄田若干,死后不增一畝,所到之處,建設很多,但創設工廠的過程中為國斂財,采取“中飽”、“私規”等違規操作方式,因而得罪了當地富商,被稱為“財屠”,與袁世凱的“人屠”(喜好打仗)、岑春煊的“官屠”(喜好彈劾官吏)并稱為“清末三屠”。

  作為晚清政治界、思想界、經濟界和文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張之洞樹敵頗多,生前就被稱為“財屠”,死后更是毀譽不一,甚至毀多譽少。去世之際,《天津大公報》評論說:觀其一生,“張相國毫無宗旨,毫無政見,隨波逐流,媚主以求榮之人也”;梁啟超則稱“張之洞,浮華之人也”。但他主政湖廣多年,百姓口碑頗佳。 而且,他在湖北打下的基礎,客觀上為辛亥革命爆發創造了條件。孫中山曾稱“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據張之洞次兄張之清(仲穆)撰寫的《又甫府君行狀》和從舅父朱琦撰寫的《誥授中憲大夫賞戴花翎署貴州分巡貴東兵備道賜卹追贈太仆寺卿又甫張公墓志銘》及《張文襄公年譜》卷1的記載,張之洞有有五子兩女。長子張權,又名張仁權,字曾濤,為第一任妻子石氏所生。張仁權有二女:張遵顏、張遵領。次子張仁蠡(905—951)字范卿,早年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后任職于北洋政府教育部,歷任郾城縣知事、永清縣、霸縣、豐潤縣縣長。華北事變后投降日本,任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民政廳廳長??谷諔馉幈l后,任偽新民會副會長。1939年4月,任汪偽武漢特別市政府市長。1940年3月后,歷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汪偽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委員,汪偽全國商業統制總會武漢分會副委員長,汪偽天津市市長兼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后,以漢奸罪被逮捕。解放后1951年被處決。張仁蠡有兩女兩子:長女張厚茜,目前在美國定居。次女張厚粲,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子張厚珹,北京自來水集團工程師;次子張厚珕,計算機工程師,定居美國。孫張法鶴,目前在臺灣。

  《張之洞家書》現行有兩種版本:一是1929年北平文華齋刻本《張文襄公全集》中的《家書》(以下簡稱“全集本家書”),內容是致叔父、仲兄、子密等人的書札;二是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1 月出版的《張之洞家書》,為現在通行本(以下簡稱“通行本家書”)共44封,其中復雙親書40封和致、復兒子書4封。

  自“全集本家書”出版后,許多學者認為此《家書》為偽造。如1929年,王樹柟在《張文襄公全集》卷229 《家書》的案語“文襄家書三卷,前兩卷考其年代實不相符。其為偽托無疑;1937年,甘鵬云在《校印張文襄公全集緣起》中指出:“原有《家書》一卷,或云非公手筆也,去之?!睂⑵鋸摹稄埼南骞分刑蕹缓颖睅煼洞髮W歷史系教授秦進才在《<張之洞家書>辨偽》(《歷史研究》2000年2期)中,從虛構人物、不合制度、時間混亂、編造履歷、用語錯亂、被忽略的兄弟、違背常規的行程七個方面力證“通行本家書”是偽造的,并從199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之洞全集》《家書》部分后的按語中判斷 “全集本家書”也是偽造的。至于偽造者則是張之洞族孫張達驤。但一部分學者則認為偽造者并非張達驤,“很大可能是文人所偽造,徒為取得稿費。發行的書賈貪圖利潤,欺騙讀者。”(陳恭祿《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中華書局,1982年,196-197頁。)至于“通行本家書”則多是真實的(見本文后附錄)。有鑒于此,本文選注的“張之洞家書”皆選自《張之洞家書》的第三卷。這部分家書反映的是這位一代名臣對父母的態度,與妻子的關系以及教育兒子如何修身、如何勵志和如何治學,這同他著名的《勸學篇》觀點是一致的。

20150606_040

                張之洞         北京西城區白米斜街路北張之洞舊宅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金阳县| 曲周县| 儋州市| 建宁县| 牟定县| 杭锦旗| 申扎县| 祁阳县| 商都县| 阜阳市| 曲麻莱县| 遂昌县| 石林| 湖南省| 玛纳斯县| 塘沽区| 德庆县| 磴口县| 建瓯市| 鄢陵县| 棋牌| 呼和浩特市| 德安县| 黄浦区| 星子县| 石家庄市| 二连浩特市| 黑山县| 镇沅| 栾川县| 张家港市| 景泰县| 浦城县| 和平区| 霍州市| 淳化县| 若羌县| 阿拉善右旗| 澄迈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