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家趙如蘭逝世 系清華“五大導師”趙元任長女
(趙如蘭教授)
2013年11月30日上午10時,著名音樂學家卞趙如蘭教授于波士頓市劍橋鎮的家中安詳逝世,享年91歲。
趙如蘭生平簡介
趙如蘭(Rulan Chao Pian)(1922.4.19-2013.11.30)音樂學家。音樂家、語言學家趙元任之長女。是第一位當選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音樂專家,也是哈佛大學首位華裔女教授。
卞趙如蘭生于美國麻省劍橋市,幼年隨父母及妹妹在中國、美國及法國各地生活,十六歲入讀美國哈佛大學女校Radcliffe,取得音樂學士(1944)及碩士學位(1946),及后獲哈佛大學音樂學及東方語文博士(1960)。自1947年在哈佛大學任教中國語言,1961年執教于音樂系,1992年退休,曾任哈佛大學音樂系及東亞文化語文系榮休教授,1994年被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父親趙元任(1892-1982)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母親楊步偉(1889-1981)為首批倡導節育者之一;丈夫卞學鐄(1919-2009.6.20)是航空航天學專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國際著名計算力學權威,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卞教授為人隨和、健談,她的家時常聚集一群學者、學生或朋友閑談、討論,每每相聚至深宵。
她研究音樂、了解音樂,學的是音樂結構分析、音樂與社會關系等。在早年錄影設備沉重的時代,趙如蘭就背著器材到處“采風”。年屆70,仍然大江南北奔波。在她的學識背后,有著扎實的田野基礎。卞教授精通中西方音樂,研究范圍以中國傳統音樂為主,旁及臺灣、日本及韓國音樂;著作逾六十篇,包括中國戲曲、說唱、音樂史、古琴音樂及書評,專著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獲美國音樂學會最佳書籍獎(1968)。卞教授長期從事音樂歷史研究及教學,在一九七五年至九八年間,她多次到訪香港中文大學及出任音樂系客座教授,對推動中國音樂的發展,不遺餘力,貢獻良多。
趙如蘭教授與康橋新語
“康橋新語社”是Cambridge 地區非正式的學術研討會。當年趙元任先生在哈佛時,常常請來胡適先生幾人在家聚談。后來,趙元任的女兒趙如蘭也家傳似的定期請來很多人在家聚談。趙家總是準備一鍋紅粥,有紅豆、紅棗什么的。有時也在哈佛另一位不乏古道古風的教授陸惠風家里相聚。陸家準備一鍋白粥,有薏仁、白果、 蓮子什么的。有人戲稱這樣的聚談叫紅白粥會。到1983年,才有了一個大名,叫“康橋新語”。每次幾十人,甚至五六十人。沒有那么多椅子,就席地而坐。每次有人主講,大家提問討論。賓客是過往康橋地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以及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