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先生和新中國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中國著名的愛國宗教領袖、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受到各界民眾尊敬的趙樸初先生與世長辭了。消息發布以來,舉國上下為之深切哀悼。
趙樸初先生在近七十年的漫長生涯中,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崇高利益,與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在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兢兢業業,鞠躬盡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仡欄w樸初先生一生的功績,有許許多多的方面需要認真總結,以永載青史,昭示世人,激勵人們為振興中華,造福民眾而努力奮斗。
這里僅就趙樸初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談談自己的所知所聞,以緬懷這位永遠活在廣大人民心中的當代最偉大的佛教居士,杰出的宗教領袖。
一、 重架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兩國民間外交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自古以來保持著密切的文化交流關系。在這當中,佛教曾發揮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對日本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日本佛教是中國的佛教的移植和發展,信奉佛教的廣大民眾對中國人民具有濃厚的感情。然而進入近現代以后,由于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實行野蠻血腥的侵略擴張政策,中日人民之間的正常的文化交流和友誼受到嚴重破壞。盡管如此,埋藏在兩國人民內心的深厚兄弟情誼是不可能被軍刀斬斷,被戰火焚滅的。因此在戰爭一結束,兩國佛教界的有識人士便迅速探求建立新的聯系,發展兩國之間的佛教文化交流,恢復和發展人民之間的友誼。在中國方面,趙樸初先生代表中國佛教協會首先向日本佛教界伸出友誼之手,促使兩國佛教界建立起了新的友好交往的橋梁。
中國佛教徒的聯合組織是成立于1953年6月的中國佛教協會。在此會正式成立的前一年,即1952年,在北京召開了亞洲與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趙樸初先生代表中國佛教界托人轉贈日本佛教界一尊藥師佛像,立即在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中引起巨大反響。1953年初,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聯名給中國佛教協會回信,對日本佛教界未能制止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侵華戰爭表示懺悔,并熱切希望重新締結兩國佛教界友好關系。當年,日本的日中友好協會、工會組織和佛教友好團體共同組成“中國殉難烈士慰靈實行委員會”,由參議院議員、真宗大谷派的大谷瑩潤擔任會長,本著“人道、和平、友好”的精神,發動佛教徒調查、發掘在戰爭期間被劫持到日本的中國被害勞工的遺骨,前后經過3年多時間分9批送歸在日殉難的中國烈士3000人的骨灰,提交4萬人的勞工名單。此后這一活動雖停止下來,但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繼續廣泛推進兩國佛教徒友好的活動,促進日本人民對新中國的了解,為以后進一步展開兩國佛教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礎。
1955年日本召開禁止原子彈、氫彈的世界會議,趙樸初先生應邀出席會議。此后在1957年又出席會議。趙樸初等中國代表通過出席會議的機會與日本佛教界人士進行了廣泛的接觸。趙樸初后來在回憶中充滿感情地說,他在此結識了日本佛教界的友好人士大谷瑩潤、菅原惠慶、大西良慶和道端良秀、小野冢潤澄諸長老,“為了推動中日兩國佛教界的友好交往,為了促進中日兩國邦交正?;@幾位日本長老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贏得了中國佛教界和中國人民的尊敬與深深懷念。”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政府追隨美國敵視中國,與中國的關系處于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在佛教界,日本傳統佛教宗派的聯合組織“全日本佛教會”長期以來附合日本政府的政策與中國佛教界不正式發生往來,而與臺灣地區的佛教組織保持聯系。在中日邦交正?;?,與以趙樸初先生和中國佛教協會代表的中國佛教界開展友好往來的主要是由一些宗派的友好人士組成的宗教、佛教的友好團體。正是日本佛教界這些友好人士和組織在開展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兩國實現邦交正?;^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_@一重大事件的實現除了有迅速變化的國際因素之外,中日兩國有關人士和各階層人民,包括長期從事日中友好活動,促進實現兩國邦交正?;姆鸾探绲拇蟮?、朋友的積極努力發揮了重大作用。趙樸初先生在《中國韓國日本佛教友好交流會議預備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這些前輩們,大谷瑩潤、菅原惠慶、西川景文、椎尾辨框、大西良慶等諸位先生。這些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為兩國佛教界的友好,為兩國人民的和平友好事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貢獻。”他們從事的一系列日中友好活動,“對促進兩國邦交正常化,簽定兩國和平友好條約起了重要作用”。
二、努力開拓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中日實現邦交正?;蟮牡?年,“文革”結束,1978年底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宣布全黨全國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使中國迅速走上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
在新形勢下,趙樸初先生和中國佛教協會積極開展與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進一步增進兩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1978年4月,應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日中友好佛教協會”的邀請,以趙樸初先生為團長的中國佛教協會友好訪問團對日本進行了為期3周的訪問。這是“文革”后中國佛教協會第一次組團訪問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圓滿成功。代表團到奈良參拜唐招提寺和鑒真和尚墓,與日本友人共同緬懷鑒真和尚當年歷盡艱辛赴日弘法的業績。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順長老提出讓鑒真和尚坐像(干漆夾苧)回國探親的愿望,趙樸初團長表示將盡力使此事早日實現。1978年10月當時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同志應邀訪問日本,在參觀唐招提寺時森本長老又提起此事。鄧小平同志表示此是好事,將促成此事。1980年4月,鑒真大師坐像在森本長老親自護持下被送到北京法源寺,接受眾多同胞的瞻仰和禮拜供養。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行,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中日兩國在各個領域交流和合作的加強,中國佛教界代表到日本訪問的次數和人數都有增加。1992年5月,中國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一行應邀訪問日本,出席奈良藥師寺“玄奘三藏院”匾額揭幕法會和在東京舉行的“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簡稱“日宗懇”)成立25周年的紀念活動,受到日本佛教界熱烈歡迎。趙樸初會長在會上發表講話,熱情贊揚和肯定日本宗教界人士多年來為開展中日兩國友好,促進兩國恢復邦交正?;鞒龅呐途薮筘暙I,在滿含深情緬懷已故大谷、菅原等友人的同時,為日本宗教界從事兩國友好事業“后繼有人”而感到由衷的高興,盛贊他們“繼承和發揚老一代輩的崇高理想,正在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為日中友好事業繼續更好地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當時的日本首相宮澤喜一在官邸會見趙樸初會長。日本各大新聞對趙樸初為首的中國佛教界代表的訪日活動作了連續報道。
1993年10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應日本佛教界邀請,第15次率團訪問日本,參加紀念日中佛教友好交流暨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40周年的大會。日本全日本佛教會會長、天臺宗座主山田惠諦親自下比睿山到京都車站迎接趙樸初會長一行。趙樸初會長在大會上回顧了從1952年之后40年來兩國佛教交流的往事,說:“通過雙方的攜手合作,我們緊緊扣住和平友好這一時代的主旋律,在增進了解、發展友誼、交流合作、維護和平等方面,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和平之歌,友誼之歌,佛法之歌。”
1995年8月迎來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中國宗教界發表和平文告,表達與世界人民一道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強意志。中國佛教界舉行祈禱和平法會和座談會,結合佛教教義,表達希望國家安定團結,繁榮富強,世界兵戈永息,持久和平的良好心愿。10月,中國佛教協會邀請以“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會長大谷武為團長的“日本佛教朋友訪華團”,在北京舉行“二十一世紀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展望座談會”。會議基本宗旨是“紀念先德,毋忘歷史,世代友好”。日本代表團長大谷武是當年積極從事日中友好的大谷瑩潤先生之子,團員菅原鈞是菅原惠慶之子,大西真興是大西良慶之子,笠原良子是道端良秀之女等。中日佛教界有著兩代之交的朋友的聚會,洋溢著發自肺腑的深厚情誼,雙方在回顧了以往兩國佛教界友人為促進兩國人民彼此理解和建立友誼,為恢復兩國邦交所經歷的艱難歷程之后,共同表示今后為實現兩國世代和平友好將繼續奮斗下去。趙樸初先生在回顧當年日本朋友專程送來“日中不戰之誓名簿”之后,意味深長地說:“今天,在這個莊嚴的聚會上,我把當年這一冊由我親手接受下來的簽名簿,用紀念照片的形式‘交還’給各位貴賓,也就正是想和各位,和日本佛教界所有朋友共同來思考,為什么先德們一定
要立下‘日中不戰之誓’?我們怎樣才能確保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中日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呢?我想,紀念先德,勿忘歷史,就是我們這次聚會的特殊意義所在,也是我們今后長期友好下去的重要保證。”
日本朋友回國后,向日本佛教界介紹了這次會議情況。為了進一步開展日中友好活動,實現21世紀兩國關系和平友好的光明前景,他們多次率團來中國參觀當年日軍在南京制造大屠殺的現場、發動“七七”事變的蘆溝橋等地參觀,引導更多的日本民眾了解日本當年侵略中國的真相,記取歷史教訓,促進兩國友好。
三、重提“黃金紐帶”佳話,推進東亞佛教文化交流
中國在古代是北傳佛教的中心。中國漢語系佛教在公元4世紀后期傳到朝鮮,然后在6世紀中葉傳到日本。長期以來,佛教是東亞三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1993年以趙樸初會長為團長的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出訪日本參加日本佛教界紀念中國佛教協會成立40周年的慶?;顒樱n國佛教界也特地派代表出席會議。趙樸初先生在講話最后熱情地表示:“中日韓三國的佛教文化是我們三國人民之間的黃金紐帶,源遠流長,值得我們珍惜、愛護和繼續發展。祝愿韓國佛教昌隆興盛,祝愿中日韓三國友誼萬古長青?!壁w樸初這一三國佛教“黃金紐帶”的比喻和深入發展三國佛教友好交流的構想,立即得到韓國和日本朋友的贊同和共鳴。他們提議召開三國佛教首腦會議,以進一步推進三國發展友好關系。
經過三國佛教界代表的協商和籌備,“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1995年5月22日于北京召開。來自三國的代表105人出席會議,并有韓國、日本的朋友500余人列席會議。會議以“友好·合作·和平”為主題,旨在構建三國佛教的友好關系,積極推動三國人民的友好交流,維護東亞穩定,維護世界和平。
趙樸初會長先后為會議致開幕詞和閉幕詞,說三國佛教徒和三國人民自古以來有著悠久、深厚的親緣關系。三國山水相連,文化習俗同源,宗教信仰也一脈相承。許多紐帶把三國密切聯結在一起,
在所有這些紐帶中,有一條源遠流長,至今還閃閃發光的紐帶,那就是我們共同信仰的佛教。我曾送給它一個名字:黃金紐帶。這條紐帶史自有來?;厮輾v史,佛教在中韓日三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中起著媒介的作用??梢哉f,佛教上的合作與交流是中韓日三國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
他聯系當前的世界局勢,希望三國佛教徒要繼承和發揚自古以來三國友好合作的傳統,讓這條黃金紐帶“聯結更多的國家和民族,為亞洲的繁榮與穩定,為人類的和平與幸福披精進鎧,作大功德”。
三國佛教界代表在致詞和發言中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愿意為通過佛教交流加深三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推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事業做出的貢獻。
會議通過《北京宣言》,對三國佛教友好交流對推動三國友好合作和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事業的重大意義予以充分肯定,還說:“會議回顧了眾所周知的在半個世紀前發生的那場戰爭給中國、韓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會議吁請三國佛教徒提高警覺,維護公理,伸張正義,防止歷史悲劇重演?!卑凑諘h宣言,此后輪流在三國舉辦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
以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首的中國領導人對這次會議的召開和取得的成就表示熱烈祝賀,認為會議以“友好·合作·和平”為主題體現了中韓日三國佛教界人士和人民要求和平與發展的愿望,相信此會將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事業起到積極作用。(《人民日報》1995年5月23日、5月25日報道)
中國與東亞各國發展全方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進一步增進睦鄰友好,對維護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日兩國佛教所開展的持久廣泛的佛教文化交流,近年與韓國迅速發展起來的佛教文化交流,以及這些交流在促進中國與日本、韓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中發揮的重大作用,我們自然會想到趙樸初先生為此所作出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趙樸初先生及其偉大業績,將永遠彪炳史冊,為人們懷念和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