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創辦于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 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歷來是儒家士人讀書講學的場所,也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和湖湘學術的重鎮。岳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延續辦學,于1926 年2 月正式定名湖南大學,其間歷時逾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千余年來,弦歌不絕,世稱“千年學府”。
岳麓書院千余年辦學的過程中,人才輩出,學術成就卓著。北宋真宗皇帝曾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南宋“朱張會講”,岳麓書院盛極一時。以后,歷經宋、元、明、清不同歷史時期,諸多不同學派、著名學者如朱熹、張栻、吳澄、王陽明、張元忭、王文清、王先謙等都曾在此傳習和交流,培養了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胡林翼、唐才常、程潛等著名生徒。人才之盛,世所罕見,可謂“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上世紀80 年代起,湖南大學主持修復岳麓書院,不僅恢復了書院建筑的歷史舊貌,而且更注重恢復書院的教育、學術功能,將岳麓書院建設成為了一座活文物。今天的岳麓書院,是湖南大學下屬的國學院,共有正副教授近三十人,兼職教師、客座教授四十多人,本學科藏書一百多萬冊,擁有國內外期刊五百多種,學術研究深入到經學、諸子學、古代典章制度、宋明理學、湖湘文化、書院文化、出土文物與文獻研究、宗教文化等各個領域,跨歷史、哲學兩個學科門類,擁有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中國哲學博士點和碩士點,招收歷史學專業本科生。書院擁有省級重點研究基地“湖湘文化研究基地”、省級重點學科“專門史”學科,是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要協同單位之一。岳麓書院教授現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 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項目1 項,其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等二十多項。同時,書院還主辦“千年論壇”“明倫堂講會”等學術論壇活動,邀請一些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登壇講學,在學術文化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岳麓書院承襲朱張之緒,續千年學術傳統,在現代教育發展的牽引下,這座古老學府煥發出勃勃生機,續寫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