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成立儀式上的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今天參加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成立的儀式,深心以為榮幸。
回顧以往,我們應當看到,國學的面貌,國學的研究、傳播及其文化影響,是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其發展進程的。從孔子到董仲舒,儒學的內涵已經有歷史變化,隨后至于朱熹、王陽明、曾國藩……,被看作國學的文化和學術的演進,又各有歷史特點。自20世紀以來,幾個時代坐標,1919,1949,1979,1989,中國文化,包括人們對國學的認識都發生過變化。據說曾國藩曾經集蘇軾、王安石詩句為對:“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比較切合文化人對文化史的感知。或以為用宋人韓淲“流水高山自古今”句也可以表現近似的心境。在今天,用這樣的眼光看國學的歷史,或許也是適宜的。
回顧國學史,國學研究史,國學傳播史,在大的歷史背景下,長期存在一個政治和學術的關系問題。在稍具體的層次,也有權爭和學術的關系問題。在國學學術史中,也有王霸之學和圣賢之學的關系問題。澄清這樣的關系,對國學研究的進步,也許是必要的。怎樣實現對國學研究和國學傳播的積極推進,朋友們也許會贊同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尊重和弘揚的態度;第二,是學習和理解的努力;第三,是發展和創新的追求。
衷心祝賀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的成立,熱誠期待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的發展進步。
岳麓書院有綿延千年的國學傳統,有豐厚充備的國學積累。近年在人文科學學術研究的前沿,又努力錘煉自身,凝集力量,形成了實力強大的國學團隊。一些學術貢獻突出,學術前景光明的國學新銳也已經在學界嶄露頭角。
相信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一定能夠占據國學學術的制高點,為弘揚和發展國學做出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