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元培學院“國學網”獎學金續簽,持續推動國學創新
國學網訊:3月8日下午,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國學網”獎學金續簽儀式在北大理科五號樓267會議室舉行。國學網總裁尹小林,副總裁汪曉京,北京大學基金會副秘書長趙文麗,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金頂兵,元培學院導師、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元培學院導師、哲學系楊武栓教授,元培學院院長許崇任,副院長盧曉東,院黨總支副書記丁夕友,導師辦公室主任吳躍,《科學時報》社“大學周刊”主編鐘華出席儀式。
首先,盧曉東老師簡要介紹了“國學網”獎學金過去五年的運行情況,并表達了對國學網的誠摯感謝。自2008年1月8日,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簽訂《關于設立“國學網”獎金基金的協議》起,國學網對元培學院的捐贈總額為10萬元,這是目前元培學院唯一的院屬獎學金。元培學院迄今已五次頒發,共22人次學生獲得此項獎學金。“國學網”獎學金近兩年的評選以元培學院學生創新性研究為導向,以研究成果作為評獎基礎,重點支持元培學院學生在國學、國學的傳播兩個領域的研究。
2012年國學網獎學金獲得者馮嘉薈同學代表元培學生發表感謝詞。作為一名“政經哲”專業的學生,馮嘉薈同學雖然把主要的研究領域定為西方哲學,但同時依然受到了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深刻影響,形成了自己對于儒學的獨特認識。完成國學網獎學金論文促使她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出發,在不同的思考中尋找平衡,進行有益的嘗試。
國學網總裁尹小林先生發表致辭,特別強調了多學科創新的重要性和國學的應用價值。就社會整體而言,國學目前仍然是小眾的學問,但隨著經濟發展,對文化的研究不斷深入,重新評估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很有必要。尹小林先生指出國學網能夠成為古典研究者常備工具的關鍵在于創新,國學網的成就不是運用單一學科就能達到的,它利用了版本學、文字學、計算機以及網絡等多學科的知識,國學網的成功是跨學科的成功,這一點與元培學院所提倡的通識教育不謀而合。尹小林先生從國學網的成功出發,向同學們說明國學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不只在研究領域,也在社會應用領域。中國文化對當代社會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國學大有可為。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國學,國學網精選了81部國學經典,編成“國學備覽”,作為普通人通往國學的入門之道。今后,國學網將贈送元培學院新生每人一張含此81部經典的光盤,以鼓勵元培學院學生有更多國學知識背景。
哲學系楊武栓教授、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隨后作為元培學院導師代表致辭。楊武栓教授高度評價了國學網獎學金對元培學院學生學習發展的作用,指出國學網獎學金大大促進了元培學生對文史哲問題的研究,對科研活動和教學活動都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漆永祥教授則表達了對同學們的殷切希望,期待元培同學能珍惜元培的肥沃土壤、北大的自由空氣、國學網等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在學習學術上取得優異成績。
在致辭結束后,許崇任院長與尹小林總裁簽訂了續約協議。這標志著國學網將繼續為元培學院提供獎學金支持,不斷鼓勵元培學院的學生發揮通識教育的長處,進行國學研究,傳承并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之光繼續照亮世界。許崇任院長代表元培學院向尹小林總裁贈送禮物。
許崇任院長致感謝辭,感謝尹小林先生做了一件“對中華民族功德無量”的事。許崇任院長批判了當今中國社會上否定傳統文化的風氣,否定了建立新的就必須摧毀舊的的觀點,提出國學經典是中國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新一代的中國人不但要傳承它,而且要發展完善它,產生新的經典。許院長希望,元培學院的學生們能不斷傳承舊的經典,創造新的經典,使經典的產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步。
懷著對國學經典的高度推崇和對通識教育的共同追求,到場嘉賓合影留念,續約儀式正式結束。
“國學網”獎學金的設立以及其支持學生創新性研究的內在邏輯導向,將在未來繼續有效促進元培學院學生創新學風的形成和發展。
交換協議
嘉賓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