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

《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上下卷)

作  者:陳飛 著
出 版 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年7月第1版
書  號:978-7-5347-2316-7/Z·211
定  價:¥260.00 元


《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序

董乃斌

  中國文學史在二十世紀的一百年間經歷了從初生、經發育成長壯大繁榮,到漸臻成熟的過程。

  盡管“文學史”的名目來自外國,但這種著作形式一旦輸入中國,便在具有深厚史學傳統的土壤上迅速發展起來。開始是適應大學教育的需要,成為中文系科的一門功課,且地位日益重要,于是產生了一批長短不等的文學史講義;然后是作為一種研究方式和論著形態,吸引了眾多人才,從而生產出不少文學史專著和論文;而終于成為文學研究范疇內除文藝理論外幾乎囊括所有研究方向的一大學科(當代文學評論也絕不能不具備一定的歷史性)。中國文學史從模擬、草創,經五四運動到二三十年代,各色各樣的文本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生長,形成了一個歷史性的高潮。八年抗戰沒能使其停止前進腳步,四十年代末,中國文學史名著迭出,構筑出學術上的一個里程碑。新中國成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和著作仍然受到重視,為了提高和統一大學教材,曾多次發動全國性的討論,調集優秀師資和研究人員集體編撰新的文學史,雖然其間有不可避免的“左”的干擾,因而不乏走彎路和事倍功半的遺憾,但中國文學史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地位和所取得的成就,是無可懷疑的。新時期以來,文學史教學和研究更成為學界關注的一個熱點,重寫、新編、舊著重印和課堂上下、學界內外的爭論探討,可謂始終熱浪滾滾。

  正是鑒于上述情況,總結文學史百年行程,展望二十一世紀文學史研著前景,也就是對這段學術史進行反思性研究,便在世紀行將結束之際,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由中國社科院和上海社科院兩個文學研究所共同承擔的“九五”國家社科規劃重點課題“中國文學史學史”因此而立項、上馬。陳飛參與了這個項目,他負責的是全書最末的專題史部分。他做得很認真,搜集積累了大量資料,很好地完成了任務,而現在他主編的這部《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就是這項工作的副產品。

  在陳飛主編的這部《書目提要》之前,已有過三本同類的書。陳玉堂的《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完成最早,在1986年由黃山書社(安徽合肥)正式出版前,先曾由作者供職的上海社會科學院內部印行。此書正文分為通史、斷代史、分類史三編,各編均附外國人所著同類著作的譯本提要,而其所謂分類史,實際上就是各類專題史,亦即專史。本書“入編年限,截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編寫略例》),但全書已收入各類文學史三百多種。

  第二本是由遼寧大學吉平平、黃曉靜合編、該校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著版本概覽》。它在時限上接續陳書,“著錄1949—1991年間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各類中國文學史著作版本和內容簡介的工具書?!逼渚幚齽t按文學思想史、古代、現代、當代、地方和各體文學史分編,末附本書所涉及的文學史編著者名錄。該書共收入各類文學史著作五百七十余種,其中含舊書重版和港臺及海外學者所著約一百五十種。(參該書《序》與《編寫說明》)

  第三本是臺灣彰化師范大學教授黃文吉主編的《臺灣出版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于1996年出版發行。該書實由兩部分構成,前面五分之三是正文,后面五分之二為附錄。正文稱《書目提要》,對每種書均作提要,間有評論。其《編撰說明》云:“本書收錄1949—1994年年間(含部分1995年)臺灣出版之各類中國文學史著作,并包括尚未正式出版之博碩士論文”,這一部分僅以臺灣出版的新書和臺灣的博碩士論文為限,不包括大陸作者的新舊著作,共收中國文學史專書185種,論文78種。附錄稱《中國文學史總書目(1880—1994)》,則僅有簡明的版本著錄,亦有《編輯說明》:“本書目旨在反映中國文學史著作之總成績,兼含臺灣、大陸、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歐洲、美國、蘇聯等地之著作成果”,時限是1880—1994年間(含部分1995年),即從所知世界第一部中國文學史起開始著錄,故收錄總數達1606種之多。該書編例略同于吉、黃之書,但正文、附錄均于“地方文學史編”外另列“臺灣文學史編”,是其特色。

  陳飛主編的《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繼武以上三書,而又有自己的特點。最明顯的是時限,本書上起世紀之初,下到2000年底,比上述諸書有不同程度的延伸;而更重要的是所收僅限于專史,而排除了按時間原則劃分而形成的斷代史和通史兩種類型。

  文學通史或斷代史曾是文學史的大宗,這從以上三本書目即可看出。這類文學史的編撰者所持的文學觀比較寬泛,往往帶有總體和綜合的特點,舉凡各類作者和作品、各種文體、各種思潮、各種主題、各種風格,都在他們注視和論列的范圍,而限于篇幅和體例,不可能講得太細,只能擇其尤要者敘述之,而把大量被認為次要的人物、作品、現象、問題予以舍棄。所以,若以文學觀念為依據來看,這類文學史的性質其實乃是總體史或綜合史,其特征是視角宏觀,視野開闊,提綱挈領,重點突出,而敘述線條則比較簡略粗疏。它能夠給讀者清晰的歷史線索和文學發展的大體框架,卻難以提供豐富的歷史場面和生動的藝術細節,也難以對一些專門的問題作出系統追述和深入論析。經驗告訴我們,文學通史是大學中文系傳授知識、引導入門的重要基礎課程,也可以說是諸課之綱;但它必須配合以系統的、份量足夠的作品選課程(包括講授和自學),更需要以各種專題課、研究課作為提高專業能力的步驟。追究這類文學史著作的來源,多與課堂講義有關,有的是講義的改寫,有的就是講義本身,作為教師講課的輔助和學生入門的階梯,它們當然有不可忽視的價值,但其功能畢竟有限,講授者或學生、讀者如果只是滿足于文學史的一些基本常識或條條杠杠,那么盡管可以應付考試,實際上教學雙方都會感到沒有多大意趣。

  文學專史則不同,它是通史的簡約和加深,它將通史的泛觀博覽,改變為對專門問題的細究精研,將通史中的一個點(甚至某些完全被忽略的東西),鋪成一個面,就此清理(或曰發掘)出一條蘊含于通史之中而又因體例所限被通史所省略不提的歷史軌跡,并在文學規律的探尋方面作出更為具體的概括和表述。與通史相比,專史的視域是狹窄了,但資料和理論的開掘卻相對地深了,它實際上成為“史中之史”,通史之粗綱有了這樣一些細目,便能使史述更為接近歷史的腠理和深層的經脈,從而使我們的研究著述最大限度地接近和復原文學歷史的真相。在回顧和展望學術史時,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已有的文學通史類著作數量已相當可觀,集體合作的編寫方式,固然有其利,但也有種種弊病,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重新編寫通史(特別是搞出許多攤子各搞一種)似非急務,真正迫切需要而又前途無量的,是各類文學專史的撰著。文學史學科的長足進步和巨大繁榮,有待于文學史范式的更新和飛躍,但文學史類型的發展,乃是范式新變的重要前提和堅實基礎。而各類文學專史的層出不窮,其意義正在于類型的百花齊放,類型在量上的不斷積累和文學史理論水準的突破,必然醞釀著范式的質的飛躍。

  于是,《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這部書的價值就很清楚了。首先,它雖還不能說是毫無缺漏,但卻是百年來文學專史第一次有意識的匯總,既可供統覽,又可供檢索,編者抱著切于實用的宗旨制定編寫體例,使它成為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其次,對于文學史研究工作者,特別是正在尋找題目撰寫博碩士論文的學術后勁們來說,這部書可以提供許多思路和啟發。書中所收的各種文學史,學術質量高低不等,但他們的優點與不足、經驗與教訓對我們都是有用的。特別是我們可以受到啟發:原來文學史還有如此多種多樣的寫法,原來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從思潮、社團、文體、主題、風格、接受、比較等等角度,都可以編寫出文學史來。我們會想:與文學有關的還有哪些因素呢,以它們為視角能否結撰出新類型的文學史來呢?我們又看到,僅文體一個角度,就能產生那么多種文學史,再細一些,僅一種文體之內,就可以產生那么多不同的題目,試看光是小說史,就有多少花樣啊。如再加上專史與通史斷代史的交叉,那文學史的題目豈不更多?于是我們確信,文學史專題研究和由此而來的文學專史撰著,視角和題目簡直是無窮無盡的,就看各人的眼光和手段如何了。

  我在一篇論文學史范式的文章中,曾說到:“目前,文學史研述的狀況是日益趨于更健康更富活力的范式多元和類型增擴。文學史研述的繁榮前景是沒有疑問的?!痹趯ξ膶W史類型的區分作了簡略說明后,我說:“目前的情況是文學史類型正在日益增多,當個人著史愈趨繁榮之時,文學史類型的增擴將表現出比范式新變更強勁的發展趨勢”。(請參拙文《中國文學史的演進:范式的視角》,載《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現在,這部《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是完全可以印證我的上述判斷的。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主編陳飛要我為它作序,我就寫了以上的話,以求教于編者和讀者。

  是為序。

2002年8月 上海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肥城市| 台中市| 桦川县| 宽城| 五寨县| 年辖:市辖区| 东平县| 新兴县| 洪湖市| 砀山县| 通城县| 长春市| 申扎县| 定边县| 乌鲁木齐县| 藁城市| 太仆寺旗| 稷山县| 涿鹿县| 女性| 关岭| 北碚区| 嘉善县| 海宁市| 阳曲县| 彝良县| 武义县| 甘谷县| 石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平安县| 桦川县| 恩施市| 西宁市| 札达县| 黄骅市| 延安市| 阜新| 惠来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