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兩岸老軍人京城潑墨寫當年
由中國長城學會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15家單位協辦的《血鑄長城——海峽兩岸老軍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書畫文物展》及系列活動,近日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活動展出了海峽兩岸老軍人280件書畫作品和民間收藏的220件抗戰文物。18名臺灣老軍人親臨活動現場,國民黨原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寄來了自己的題詞作品,開國上將呂正操題詞并發來了賀信。
60多年前,因為那場戰爭,海峽兩岸老軍人們曾經攜手并肩、同仇敵愾;60年后的今天,為了紀念那場戰爭的勝利,他們又皓首重逢,或在病床上揮筆寫下自己的感言,或不顧年邁體弱親臨現場,一起講述當年“血戰保家園”的壯烈場景,共同宣讀“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祈盼中國和平崛起”倡議書,并揮毫潑墨表達向往和平統一、盼望民族昌盛的共同心愿。活動現場最惹人注目的是仵德厚和李水清兩位年近百歲的老將軍,一位曾是臺兒莊大戰的敢死隊隊長,一位曾是平型關戰役的營指導員,兩位又是太原戰役中兵戎相見的師級指揮官。當他倆緊握雙手、共同回憶當年抗戰情景時,會場中響起了熱烈掌聲。

系列活動可謂豐富多彩,除了書畫文物展外,還先后舉辦了“老軍人情系長城聯誼筆會”、“抗戰老兵專題采訪會”、“抗戰文物收藏者專題座談會”、“國學論壇文化長城主題網友會”。不同形式的活動,表達了兩岸老兵熱愛和平、期盼祖國統一的共同心愿。 在書畫文物展展廳的墻壁上,錯落有致地懸掛著由武警部隊干休所的老同志和工作人員親手折疊的380只不同色彩的千紙鶴。翩翩飛舞的紙鶴,默默訴說著對長眠于抗日戰場的380萬將士的懷念,寄托著戰爭幸存者對英雄們的哀思。民間收藏者也送來了大量抗戰文物,其中包括日軍的軍服、軍刀、鋼盔、望遠鏡、軍用地圖等。面對這些當年的戰利品,許多觀展的人們油然而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感。
活動間隙,北京景山群眾合唱隊的同志們唱起了《大刀進行曲》、《保衛黃河》等抗戰愛國歌曲,現場的兩岸老軍人以及前來參觀的離退休老干部、軍人、群眾和學生們,也情不自禁地一起高歌。雄壯有力、振奮人心的歌聲唱出了中華民族在危難關頭的不屈吶喊和誓死抗爭,更抒發了中華兒女牢記歷史、團結一心,爭取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壯志豪情!
來源:解放軍報 20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