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倪云林,名瓚,元鎮其字也。性好潔,文房拾物,兩童輪轉拂塵,須臾弗停。庭前有樹,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嘗留友人宿齋中,慮有汙損,夜三四起潛聽焉。微聞嗽聲,大惡之。凌晨令童索啖痕,不得,童懼笞,拾敗葉上有積垢似啖痕以塞責。倪掩鼻閉目,令持棄三里外,其寓鄒氏日,鄒塾師有婿曰金宣伯,一日來訪。倪聞宣伯儒者,倒屣迎之。見其言貌粗率,大怒,掌其頰。宣伯愧忿,不見主人而去。鄒出,頗怪之。倪曰:"宣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吾斥去之矣!"初張士誠弟士信,聞倪善畫,使人持絹,侑以重幣,欲求其筆。倪怒曰:"倪瓚不能為王門畫師!"即裂去其絹。士信深銜之。一日士信與諸文士游太湖,聞小舟中有異香。士信曰:"此必一勝流。"急傍舟近之,乃倪也。士信大怒,即欲手刃之。諸人力為營救,然猶鞭倪數十;倪竟不吐一語。后有人問之曰:"君初窘辱,而一語不發,何也?"倪云:"一說便俗。"
或又言:元鎮因香被執,囚于有司,每傳食,命獄卒舉案齊眉。卒問其故,不答。旁曰:"恐汝唾沫及飯耳。"卒怒,鎖之溺器側。眾雖為祈免,憤哽竟成脾泄。今人以太祖投之廁中,謬也。
[注]倪云林:倪瓚,字元鎮,號云林子,元末無錫人。工詩,善山水,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
[注]拾物:零星物品。
[注]張士誠:元末家民起義領袖。鹽販出身。元順帝至元十三年(公元1353年)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義,攻下高郵等地,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后攻下常熟等地,十六年定都平江(今蘇州市)。次年隆元,受封太尉,與方國珍從海道運糧,接濟元都。二十三年攻安豐,殺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自稱吳王。后被朱元璋俘虜,在金陵(今南京市)自縊死。
[注]侑:報答。
[注]銜:銜恨。
[注]脾泄:中醫病癥名,言脾臟虛弱泄漏。
[注]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
|
|
倪云林,名瓚,字元鎮。特別愛干凈,書房里所有零星的物件兒,都要讓兩個僮仆不停地拂掃塵土。廳堂前有棵樹,早晚都要挑水來清洗,以至于竟把樹洗死了。曾留一個朋友在他家過夜,擔心他把房子弄臟了,半夜里好幾次地起來偷聽,隱約地聽到朋友咳了幾聲,心里頭便一陣地煩惡。凌晨讓僮仆去看朋友吐下的痰痕,找不到,那僮仆怕被打,就拾了一枚拾破敗的樹葉,上面有點像有痰痕的來塞責。倪瓚捂著鼻子閉著眼睛,讓那僮仆拿去直扔到三里以外。當他寄住在鄒家的時候,鄒先生有個女婿叫金宣伯,這天來拜訪他。倪瓚聞知金宣伯是個讀書人,連鞋子也沒穿好就出來迎接。可當見到他說話長相都很粗魯后,竟然很是憤怒,打了他一巴掌。金宣伯又是慚愧又是忿怒,也不見鄒先生就走了。鄒先生出來后,很是責怪他。倪瓚說:"金宣伯面目可憎,言語無味,我把他罵走了!"
當初,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聽說瓚畫得好畫,就命人拿著絹,酬以重金,想求一他的幅畫。倪瓚憤怒地說:"我可不是什么王門的畫師!"當即把絹給撕了。張士信從此恨上了他。一天張士信和幾個文士游太湖,聽到一個小舟中有異香。張士信說:"這兒肯定是個好地方。"急忙把船劃近,一看,竟然是倪瓚在里面。張士信大怒,便要殺了他。眾人都幫著勸救,可還是打了倪瓚數十下;倪瓚竟不說一句話。后來有人問他:"當時他那么侮辱你,你卻為何一語不發?"倪瓚說:"一說就成了村夫打架,就俗氣了。"
有人又說:倪瓚因身上有香氣被捕,囚禁在官府,每次獄卒送飯的時候,都要獄卒把裝飯的案子舉過眉眼。獄卒問其原因,他不說。旁邊有人說:"他是怕你的唾沫掉進飯里頭。"獄卒大怒,要把倪瓚鎖在便池旁邊。雖然在眾人的祈求下免遭此難,可還是由于氣憤哽噎落下了個脾泄的毛病。如今人們以為是太祖朱元璋把他放在廁所里,錯了。 |
|
|
又聞倪元鎮嗜茶,其用果按者,名"清泉白石",非佳客不供。有客請見,且彌月矣,倪鑒其誠,許之。客豐神飄灑,倪甚欣洽,命進此茶。客因渴,再汲而盡。倪便停盞入內,終不出。客請其故,倪曰:"遇清泉白石,不徐徐賞,定非雅士。"又倪有清秘閣,人所罕到;有白馬,極護惜。會母病,請葛仙翁診視。時天雨,葛要以白馬相迎,既乘馬,亂行泥淖中,人馬俱污。及門,先求登清秘閣,倪不敢拒。葛躡屐而上,咳唾狼籍,古玩書籍,翻復殆遍。倪自是遂廢此閣,終身不登。或云:倪有仙骨,葛以此破其迂僻,冀得度世,惜乎其不悟也。
[注]按:泡制。
[注]葛仙翁:道士,當時名醫。
|
|
|
|
又聽說倪瓚喜歡喝茶,他自己用果泡的茶,名叫"清泉白石",若不是佳客是不給喝的。有位客人想要見他,都相求了一個多月了,倪瓚看他心誠,就答應了。客人豐神飄灑,倪瓚很是欣賞他,命人拿"清泉白石"來給他喝。客人因為口渴,兩口就喝光了。倪瓚便把杯盞收了,一直到后來也沒有送出。客人問他原因,他說:"碰上了'清泉白石',不細細地品,肯定不是雅士。"
倪瓚有個閣子叫清秘閣,很少有人進去過;有匹白馬,很是愛惜。恰值母親生病,請葛仙翁來診視。當時天下雨,葛仙翁要他用白馬相迎,上馬以后,在泥淖中踐踏而行,人馬都沾了泥污。到了家門,先要求登清秘閣,倪瓚不敢拒絕。葛仙翁很用力地踩著就上去了,咳出來的痰都吐得滿閣都是,古玩書籍,都被他翻遍了。倪瓚從此便廢棄了這個閣子,終身不再上。有人說:倪瓚有仙骨,葛仙翁這么做是想破破他的迂僻性格,希望能把他度出世外,可惜他一直沒有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