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彪夜看張敉,見其齋中設筵,敉獨居主人,嘿若談對。問其故,答曰:"今日宴死友張之象、董宜陽、何良傅、莫如忠、周思兼五人。我念所至,輒與心語。"彪笑曰:"以公所邀,諒諸君必赴。
諸君奇客,張奇情,黃亦奇語。
張孝資與張敉善。嘗謂敉曰:"予倘先君歿,當煩設祭;及吾未也,盍先諸?"敉奇其意,為卜日,懸祭文,高幾筵、籩豆。孝資至,先延之后閣,令儐相贊禮,令人奏樂出之。正襟危坐,助祭者朗誦祭章,聲伎滿堂,香煙繚繞。敉贈以詩云:"祭是生前設,魂非死后招。"
金陵史癡年逾八十,預命發引,己隨而行,謂之"生殯"。孝資生祭類之
[注]卜日:卜卦擇日。
[注]籩豆:籩和豆,古代祭祀所用的盛放祭品的器物。籩為竹器,豆為木制(間用陶、銅)的一種高腳盤。
[注]儐相:司儀。
[注]史癡:原注:名忠,字廷直。
[注]發引:出殯進柩車出發,送喪者執紼前導。又稱"執引"、"執紼"。
|
|
|
黃彪晚上去探望張敉,看見他家中擺好了筵席,張敉一個人坐在主人位置上,也不說話,可表情就象是在和人說話的樣子。問他怎么回事,他說:"今天我在宴請死去的好友張之象、董宜陽、何良傅、莫如忠、周思兼五人。我只要心思到了,就能和他們心語。"黃彪笑著說:"是你邀請的,想來那幾個人定會來赴宴的。
張孝資與張敉是好朋友。曾跟張敉說:"我要是先于你死去,自然要煩勞你為我設祭;趁現在我還沒死,為什么不先祭奠呢?"張敉覺得他的想法很奇怪,可還是請風水先生找了個好日子,把祭文懸掛起來,放著高高的桌子、備好各種祭品。等張孝資來了,先把他請到后閣,讓儐相做了贊禮,再讓人奏樂把張孝資迎出來,正襟危坐,司儀高聲朗誦祭文,歌舞的人列滿堂中,香煙繚繞。張敉還贈給他一句詩?quot;祭是生前設,魂非死后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