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學會于1987年6月25日成立,以研究、保護、維修、宣傳長城,弘揚以長城為象征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為宗旨。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宣傳和開發(fā)長城。
中國長城學會自成立以來,在長城事業(yè)各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代表性的有:
1.研究長城。學會先后在山海關、嘉峪關、榆林、北京和香港召開了數(shù)十次學術研討會,尤其是在北京召開的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有1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家學者參加,是長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學會編輯出版的《長城百科全書》、《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羅哲文長城論文集》、《明長城考實》、《長城萬里行》、《山海關首屆中國長城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中國(香港)長城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萬里長城》攝影畫冊、《長城學刊》和《中國長城學會通訊》、《萬里長城》、《中國長城博物館館刊》等,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
還與地礦部遙感中心用現(xiàn)代航遙技術對北京地區(qū)和寧夏的長城進行全面調查,搞清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組織了長城考察萬里行活動(2002年8月3日-9月17日),對明長城沿線進行了考察,期間還組織了多次弘揚長城文化,宣傳長城保護的大型活動。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類新聞媒體進行了充分的報道。
2.宣傳長城。組織和參加拍攝了多部電視片,讓長城走進千家萬戶。主要有《萬里長城》(37集)、《長城風情錄》(16集)《中國少數(shù)民族》(56集)、《望長城》(12集)。其中尤以和中央電視臺、日本TBS影視公司、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合拍的《望長城》影響最大。此片受到國內外一致好評,發(fā)行世界各地。
同全國郵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行《萬里長城百關紀念封》(五組共108枚),利用集郵這種形式宣傳長城。
舉辦了《民族魂》長城文藝晚會和《長城頌》晚會,以及中國長城美術攝影展(在美術館)和中國長城藝術作品展(在歷史博物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舉辦了居庸關長城國際攀登賽和慕田峪關長城越野賽、慕田峪金秋游園會,對用體育和旅游方式宣傳長城作了很好的嘗試。
3.保護和維修長城。資助修復慕田峪長城,對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金山嶺長城、九門口長城和虎山長城、榆林鎮(zhèn)北臺長城的維護工作進行了論證和修復設計。組織了“北戴河長城保護工作研討班”,召開了山海關長城保護工作會議,還協(xié)調配合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宣傳長城保護。
4.開發(fā)長城。召開長城區(qū)域及資源開發(fā)會議,長城區(qū)域旅游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和萬里長城旅游景區(qū)協(xié)作會議,對開發(fā)長城旅游資源、發(fā)展長城區(qū)域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
中國長城學會領導成員
名譽會長(按姓氏筆劃為序):習仲勛 馬文瑞 王光英 何魯麗
會 長: 黃 華
副會長(按姓氏筆劃為序):王定國 白介夫 呂濟民 邵華澤 陳昊蘇 羅哲文 趙維臣 侯仁之 夏國治
秘書長:董耀會
副秘書長 (按姓氏筆劃為序):吉人 劉玉禮 吳夢麟 郝一 姜命夏 張驥
中國長城學會機構
辦公室 電話:64499913、64499914,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北四環(huán)東路106號5號樓,郵編:100029
《萬里長城》編輯部 電話:69121559、69121660,地址:北京市3563信箱,郵編:102112
中國長城學會文化交流部 電話:64975978 64987280
長城旅游研究中心 電話:61746965 61747686
直屬機構 學術研究委員會、長城史研究委員會、體育專業(yè)委員會、長城書畫會
網址:http://www.chinagreatwall.org
E-mail:cgws@public3.bta.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