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版本與版本學
第二節 古籍版本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 版本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版本學與圖書館學的關系尤為密切
(一)采購工作者必須熟悉版本
(二)保管工作者必須熟悉版本
(三)閱覽工作者必須熟悉版本
(四)編古籍目錄的人更要熟悉版本
二、版本學與目錄學的關系
三、版本學與校勘學的關系
四、版本學與歷史學的關系
第四節 版本學的作用
第五節 研究版本學的方法
第二章 我國書籍的產生和雕版印刷術發明前的古籍圖書
第一節 書籍產生的條件
第二節 周版印刷術發明前的古籍圖書
一、龜冊書籍
二、玉冊書籍
三、簡冊書籍
四、方冊書籍
五、縑帛書籍
六、金石書籍
七、紙發明以后的圖書
第三章 中國雕版印刷術的起源
第四章 古籍雕版印刷發展史略
第一節 隋末是雕版印刷術的應用時期
第二節 唐代版刻事業的興起
第三節 五代刻書的盛行
第四節 宋遼金西夏的刻事業
第五節 元明時代的刻書事業
第六節 清以來的刻書事業
第七節 套印本
第八節 版畫
第五章 中國書籍裝訂簡史
第一節 裝幀的起源
第二節 簡書的編連
第三節 卷子的裝潢
第四節 折疊式的裝訂
第五節 冊葉式的裝訂
第六節 裝訂余論
第七節 結論
第六章 版本名詞術語簡釋
一、刊刻的名義
二、版本的類型
三、一頁書上的名詞
四、裝訂的名詞
五、文內符號的名詞
六、鑒別版本作為參考的名詞
七、區分官私雕版的名詞
八、區分雕版地區的名詞
九、以刻印顏色區分的名詞
十、以版框、字體大小及不同版式區分的名詞
十一、以刻印先后區分版本的名詞
十二、以流傳情況不同區分的名詞
十三、以刻印情況來區分的名詞
十四、以外國刻本來區分的名詞
十五、以手寫方式區分的名詞
十六、以非雕版刷印區分的名詞
十七、以加工方式區分的名詞
第七章 鑒別版本的方法
第一節 版本作偽的原因
第二節 版本作偽的手段
第三節 鑒定古籍版本的流派
第四節 根據各朝版刻特點來識別
第五節 從刻本書的內容上去考證版本
第六節 版本鑒定的輔助依據
第七節 鑒別版本的程序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八章 佛藏、道藏版本的雕刻和鑒別
第一節 佛教簡史暨大藏經的一些基本知識
第二節 雕版刻印以前佛教典籍的傳播
第三節 雕版印刷術發明后大藏經源流概述
第四節 少數民族語文大藏經和國外刻本
第五節 道藏
第六節 如何鑒別佛藏、道藏版本
第九章 活字印本
第一節 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
第二節 木活字本
第三節 錫活字本
第四節 銅活字本
第五節 鉛活字本
第六節 活字印本未普及的原因
第七節 活字印本的鑒別方法
第十章 印刷術發明后的抄寫本書
第一節 抄寫本書籍的規模和數量
第二節 抄寫本流傳的原因和抄寫本書籍的作用
第三節 抄寫本書的類型
一、稿本和稿本的鑒別方法
二、抄本和影抄本的特征
三、寫本
第四節 如何鑒別抄本
第十一章 批校本
第十二章 歷代版刻的優劣
第一節 何謂善本
第二節 唐五代版刻的優劣
第三節 宋代版刻的優劣
第四節 元代版刻的優劣
第五節 明代版刻的優劣
第六節 清代版刻的優劣
附錄 如何保護古籍版本
第一節 保管
第二節 流通中的保護法
第三節 印行孤本罕籍
第四節 如何防止光對古籍圖書紙張和字跡的破壞
第五節 掌握好書庫的溫度和濕度是保護古籍版本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