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歷來是我國人文薈萃之地,藏書家輩出。至明則以祁承<火業>澹生堂名聞遐邇。
祁承<火業>(1563─1628)字爾光,號夷度,一號曠翁,明山陰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官至江西右參政。祁承<火業>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祁清的淡泊名利的情懷對他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響。樓名“澹生”,即在表示繼承其祖父淡泊人生的高尚品格;而名其園為“曠園”,并自號“曠翁”,亦在表示其神怡心曠、無往不的豁達胸襟。清全祖望《曠亭記》說祁承<火業>“治曠園於梅里,有澹生堂,其藏書之庫也;有曠亭,則游息之所也;有東書堂,其讀書之所也。”又說他“精於汲古。其所鈔書,多世人所未見,校勘精,紙墨俱潔凈”。
為了管理好藏書,祁承<火業>曾手撰《澹生堂藏書約》。《藏書約》除序文自述讀書、藏書經歷外,正文分為“聚書訓”、“藏書訓略”、“讀書訓”三部分,分別對圖書采訪、分類典藏和古人讀書事例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因此被譽為我國最早的圖書館藏書建設理論著作。萬厲四十八年(1602),祁承<火業>對藏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并根據整理過程寫出了《庚申整書略例四則》,其中提出了對我國圖書館學的分類編目理論有相當影響的“因”、“益”、“通”、“互”四字分類原則。作為對理論的實踐,祁承<火業>在其藏書目錄《澹生堂書目》中,采用了“分析著錄”和“互見著錄”的方法,是目在我國古典目錄學史上有一定地位。
祁承<火業>的藏書印亦很有特色,尤其是那方著名的藏書銘印,不僅深切體現了印主愛書護書之情,亦在訓誡祁氏子孫應堅守良好的典范和家風。書林每引為佳話。
祁承<火業>諸子中,以祁彪佳能承父業。祁彪佳(1602─1645)字虎生,一字幼文,又字弦吉,天啟二年(1622)進士,曾任南明右僉都御史之職。清兵破南京、杭州后,祁彪佳投水自盡,以身殉國,祁氏藏書亦從此散出。據清全祖望《小山堂祁氏遺書記》所載,澹生堂藏書多為黃宗羲、呂留良所有,部分歸杭州趙氏小山堂,馀則散入坊間。尚有一些祁氏先世的作品,因在清代多屬禁毀之書,被祁氏子孫冒死保存了三百年,直到民國時禁令解除,這些被秘密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獻才陸續公之於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文水县|
扬州市|
咸阳市|
南宁市|
信宜市|
海宁市|
博罗县|
浙江省|
涟水县|
灵武市|
舟山市|
昆山市|
合山市|
定结县|
隆尧县|
庆元县|
安庆市|
修文县|
永善县|
柯坪县|
美姑县|
洪洞县|
通化县|
东丰县|
夏河县|
巴青县|
普兰店市|
綦江县|
九寨沟县|
铁岭市|
宜兰县|
都昌县|
镇赉县|
丰都县|
芒康县|
增城市|
嘉荫县|
邵武市|
海城市|
嘉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