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古籍善本--歷代藏書家


國家圖書館善本部主辦


簡 介

善 本 目 錄
張志清 主持

明清著名藏書家——楊氏

善 本 圖 錄
 
叢 書 目 錄
 
學 術 著 作
 
歷 代 藏 書 家
 
 

 

    晚清四大藏書家中,歸安<百百>宋樓,杭州八千卷樓之藏均於一九零七年先后散出。基中<百百>宋樓悉數賣給了日本人,八千卷樓書售歸江南國學圖書館,只剩下瞿氏鐵琴銅劍樓和楊氏海源樓兩家,人稱"南瞿北楊"。海源閣由楊以增所創立,梅曾亮為之記。"海源一語",取《禮記》"先河后海"之義,所謂"書猶可也,流之必至於海也,勢也。學者而不觀於海焉,陋矣。"(梅曾亮《海源閣記》)楊以增以為:"學者應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也。"故名海源閣。海源閣經過四代人的努力,歷時百余年,其藏書規模之大,質量之精,在當時北方藏書家中首屈一指。
    楊以增(1787--1856)字益之,又字至堂,號冬樵,山東聊城人。道光二年(1822)進士,官至江南河道總督。以增平生無他嗜,一專於書。任官其間,正值社會動亂,各家藏書多有散出,其中相當部分為以增所得,由此奠定了海源閣藏書的基礎。楊以增藏書主要得自汪士鐘藝術書舍。咸豐辛亥(1851)壬子(1852)間,吳門汪氏藝蕓書舍書散出,時以增官江南河道總督,所得甚多。汪氏藝蕓書舍,源自黃丕烈百宋一厘及袁氏五硯樓諸家舊藏,宋元佳刻極多,故倍受書林關注,除以增所得外,馀歸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上海郁氏家稼堂。此后,以增又多方搜羅,諸如鮑氏知不足齋、秦氏石研齋、方氏碧琳瑯館以及海寧陳仲魚、陽湖孫淵如、大興朱行君等名家舊物,均可在海源閣找到蹤影,是為海源閣藏書的一大特色。以增收藏既富,乃別辟"宋存書室"貯天水舊籍,而以元本、校本、影宋鈔本附之,復以收得宋本《毛詩》、《周禮》、《儀禮》、《禮記》、兩《漢書》、《三國志》,顏其室為"四經四史之齋"。
    及至以增子紹和,藏書又有進一步發展。楊紹和(1832--1875)字彥合,號勰卿,以增仲子。咸豐二年(1852)舉於鄉,官戶部郎中,同治四年(1865)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紹和為官京師時,適清宗室端華樂善堂書散出,紹和覓得極多。樂善堂書源於崑山徐健庵、泰興季滄葦,而徐、季之書又得自於毛氏汲古閣和錢曾述古堂。端華與弟肅順及怡親王戴垣被誅,樂善堂九楹藏書始流落民間,而海源閣插架由是益富,大有駕南北藏家而上之勢。楊紹和著有《楹書隅錄》五卷、《續編四卷》、《海源閣藏書目》一卷和《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四卷。及紹和子楊保彝(1852--1910),就紹和《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拾遺補闕,撰寫《海源閣宋元秘本書目》四卷,著錄善本之書四六四部一一三二八卷,海源閣孤本秘籍,大體與焉。又有《海源閣書目》六冊,抄本存山東省圖書館。
    海源閣藏書散出於第四代傳人楊敬夫之時,原因凡四:一是咸豐十一年,捻軍自皖入魯,抵楊氏別業陶南山館,與清兵激戰,楊氏別業遂陷兵燹,所藏秘籍損失殆半;二是一九二九年土匪王金發陷聊城,司令部即設於楊宅內,海源閣珍藏慘遭糟蹋,乃至以閣書炊火;三是一九三零年土匪王冠軍陷聊城,盡攫善本秘籍、碑貼子畫;囊括而北;四是一九三零年"九·一八"事變后楊敬夫因生計,自售於一九二七年移藏於天津的珍本九十二種。時傳沅叔親臨津沽,雅意延訪,并就所經眼宋元本三十種,撰寫《海源閣藏書記略》。海源閣遺書,現主要見藏於北京圖書館和臺灣中央圖書館。

藏書印:
    1、楊以增印
    2、益之手校
   

 

1.

 


 2.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29178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临夏市| 通山县| 姜堰市| 穆棱市| 安阳县| 如皋市| 新丰县| 临城县| 章丘市| 兰州市| 三明市| 峡江县| 丰城市| 阿巴嘎旗| 晋宁县| 尼木县| 台江县| 莎车县| 湘乡市| 龙泉市| 育儿| 浦北县| 柳州市| 上思县| 三河市| 恩施市| 高陵县| 江口县| 申扎县| 南岸区| 得荣县| 漯河市| 宜川县| 古蔺县| 阳西县| 九龙坡区| 大洼县| 双江| 保山市|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