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浙江私家藏收樓中,堪與范欽天一閣匹敵者,首推嘉興項元汴之天籟閣。
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山人,又號香巖居士、退密齋主人,嘉興人。墨林家饒田產,又善治生產,故資力更加益雄,於是以其緒馀,廣事收藏之室。曾有人將與墨林同時代的文壇巨匠,亦是著名藏書家的王世貞之相比,王氏小酉館藏書三萬,其爾雅樓所藏宋版更是名聞天下,但時人以為"不及墨林遠矣"。天籟閣藏書之富,由此可見。
然而,平心而論,墨林之藏,尚非好古之士的收藏,更多的是出於鄉間財主自發的保值意識。最為后人所不屑的是,項元汴每得名跡,即遍鈐以收藏印記,而他的印章又多有俗手所制,刻工惡劣而累累滿幅,令人不忍卒睹。故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譏之為"以明珠精鏐聘得麗人,而虞其他適,則黥面記之。抑且遍黥其體無完膚,較蒙不潔之西子,更為酷烈矣"。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則有"十斛明珠娉麗人,為防奔月替文身"之嘆,語雖尖刻,卻是一語中的。墨林還每在所得畫幅書卷之后記上收購之價,其意本在愿子孫長守,即或出售,也應在原價上有所增值。袁克文《寒云手寫所藏宋本提要》曾有記載:"北宋本《北山錄》卷尾欄外下角,墨林題"原值一金"四字。"故后人亦頗對集博藏好古之雅和逐錐刀之利的商賈之俗於一身的項元汴感到不可理解。
墨林購得秘本后,常邀當時名家,特別是文家二兄弟文彭、文嘉前來鑒定真偽,故其藏書皆精妙絕倫。可笑的是,如果一旦被告之所出之價大于所值之書,墨林必后悔不已,於是又會把這些按訪得之價讓歸其兄項篤壽。項篤壽(1521--1586)字了長,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士。性喜藏書,見秘冊,輒令小胥傳抄,其"萬卷樓"之藏,更在"天籟閣"之前。項篤壽又以刻書名於世,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五"明人刻書之精品"專門列有"嘉禾項篤壽萬卷堂"條。
不幸,清順治三年(1645),清兵進入嘉興,項家累世之藏,盡被千夫長汪六水掠去。時距項元汴之死尚不足六十年。清朱彝尊曾有《還鄉口號》詩云:
墨林遺宅道南存,詞客留題尚在門。
天籟圖書今已盡,紫茄白莧種諸孫。
滄海桑田。名聞一時的天籟閣,至朱彝尊前去踏訪時,已只剩大門上昔日詞客們的題句讓人隱隱追思過去的輝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