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藏書史上,最難能可貴的是寒士藏書。寒士藏書雖然珍本秘籍無多,然他們對書的癡迷偏嗜,為書林留下了另外一種令人掩卷贊嘆的佳話。明代的錢谷可謂其中的典型人物。
錢谷(1508-1578?)字叔寶,明吳縣人,游文徵明門下,以書畫名於世。但對錢谷來講,書畫只是他的的業余之事。朱彝尊《列朝詩傳》:"錢谷字叔寶,少孤貧,游文侍詔門下,日取架上書讀之。以其余力點染水墨,得沈氏之法。晚葺故廬,讀書其中。聞有異書,雖病必強起,匍匐請觀。手自抄寫,幾於充棟,窮日夜校勘,至老不衰。"錢谷手抄之書,一絲不茍,為后來藏家所重。陸心源皕宋樓曾藏有錢氏抄本《會稽掇英集》,后有文震孟跋說:"《會稽掇英集》皆集唐宋名賢時文,宇內流傳絕少,是其早歲所抄,無一惰筆,乃從宋刻本而錄者,為世珍重可知矣。"錢谷家貧,故文徵明為題室名"懸罄"就是空無所有的意思。文震孟《姑蘇名賢小記》:"叔寶先生不為家,家逾貧。先太史過而題其室曰'懸罄'。先生笑曰:'吾志哉!'而其嗜讀日益甚。收錄古文金石書幾數千卷。"
錢谷之子錢允治(1541--?),字功甫,好書一如其父。錢曾《讀書敏求記》說:"功甫老屋三間,藏書充棟。白曰檢書,必秉燭,緣梯上下。所藏多人間罕見之本。"《列朝詩傳》則稱:"年八十余,隆冬病瘍,映日鈔書,薄暮不止。功甫歿,無子,其遺書皆散去。自是吳中文獻無可訪問,先輩讀書種子絕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