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男,1963年7月出生,江蘇省南通市人,現為贛南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1984年8月-1990年9月在南通市實驗中學任教。
1990年9月-1993年7月在蘇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導師為嚴迪昌教授。
1993年7月-2005年7月在南通大學中文系任教。
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南京師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唐宋文學,導師為郁賢皓教授。
2000年3-2002年4月在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合作教授為廖可斌教授。
論著
1.《冒辟疆與董小宛》(第一作者,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1版)
2.《平屋主人——夏丏尊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博大之宗——朱彝尊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王士禛詩歌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4月版) 論文
1.《清初山東有兩位王士禎》(《文學遺產》1995年3期)
2.《貝葉綺語話西樵》(《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3期)
3.《王士禎紀游詩簡析》(《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2期)
4.《王士禎七絕的清遠風格》(《南通師專學報》1994年2期)
5.《王士禎竹枝詞簡論》(第一作者,《南通師專學報》1995年2期)
6.《吳中詩人徐楨卿》(第二作者,《吳中學刊》1994年3期)
7.《〈歷朝詩集小傳〉和〈靜志居詩話〉對讀》(第二作者,《南通師專學報》1996年2期)
8.《綺麗余波溉漁洋》(《社會科學輯刊》1997年4期)
9.《〈易傳〉死生之說揆義》(《周易研究》1997年4期)
10.《胡寅的志節及其〈崇正辯〉》(臺灣《孔孟月刊》37卷2期)
11.《唐宋時代在華的外國商人》(《文史知識》1998年4期)
12.《憶念與報償》(《南京師大學報》1998年3期)
13.《〈宋詩紀事〉辨正一則》(《文教資料》1998年4期)
14.《論王士禎的題畫詩》(臺灣《古今藝文》第25卷4期)
15.《論王士禎的贈答送別詩與社會角色意識》(《青海師專學報》1997年1期)
16.《王士禎的家世和家學淵源考》(《南通師專學報》1997年2期)
17.《李兆元家世和生平考》(《南通師專學報》1998年2期)
18.《南驅北馳笑傲疆場》(第二作者,《基層生活》1998年1期)
19.《〈朱熹集·訓蒙絕句〉辨正》(《江海學刊》1999年6期)
20.《從〈武夷棹歌〉論朱熹詩歌的雙重文本》(《東方叢刊》1999年4期)
21.《陳子昂的玄感和朱熹的理興》(《中國韻文學刊》1999年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1期全文轉載)
22.《實踐性?實用性?創新性——兼評近年出版的幾部寫作教材》(第二作者,《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3期)
23.《〈宋詩紀事〉指誤一則》(《文獻》2000年1期)
24.《論張載之學是易學》(《周易研究》2000年1期)
25.《劉子翚“不遠復”三字符及其對朱熹的影響》(《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年1期)
26.《從故國之思、盛衰之感到盛世之音》(《南通師院學報》2000年1期)
27.《〈訓蒙絕句〉與朱子學的形成》(《朱子學刊》總第十一輯)
28.《朱松和他的詩歌》(臺灣《孔孟月刊》39卷4期)
29.《建構〈朱子理學美學〉的形式體系》(臺灣《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七期)
30.《朱熹〈東歸亂稿〉的理學意蘊與理語情趣》(第一作者,《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3期)
31.《〈宋詩紀事〉“朱張林聯句”辨正》(《江海學刊》2001年4期)
32.《朱熹詩文的文道一本論》(《浙江大學學報》2002年1期)
33.《朱熹題畫詩論析》(臺灣《孔孟學報》80期)
34.《〈伊川擊壤集〉與先天象數學》(《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3年9期全文轉載)
35.《從〈牧齋凈稿〉看朱熹的道教信仰》(《宗教學研究》2002年4期)
36.《冒辟疆的情緣》(第一作者,臺灣《古今藝文》第28卷1期)
37.《王漁洋詩歌藝術論》(臺灣《古今藝文》第29卷2期)
38.《秦蜀驛道上的神韻與性靈》(《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1期)
39.《流水高山萬古心——〈南岳倡酬集〉論析》《文學遺產》2003年1期
40.《冒辟疆與董小宛的閨中雅趣》(第一作者,《文史知識》2003年1期)
41.《從〈伊川擊壤集〉看邵雍的人生志趣》(《南通師院學報》2003年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3年6期摘)
42.《〈冒辟疆董小宛合傳〉前言》(第一作者!赌贤ń窆拧2003年2期)
43.《復社領袖冒辟疆》(第二作者,《文史知識》2003年8期)
44.《李方膺論》(第二作者,《揚州八怪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5.《王漁洋香奩體詩詞創作論略》(臺灣《古今藝文》第30卷4期)
46.《二程的詩歌創作軌跡與交際領域》(《南通師院學報》2004年1期)
47.《二程詩辨偽》(《江海學刊》2004年2期)
48.《南通旅游項目規劃及線路設計構想》(第一作者,《蘇東學刊》2004年3期)
49.《從〈伊川擊壤集〉看邵雍的風月情懷》(《浙江大學學報》2004年5期)
50.《宋南渡之際武夷詩人群體的人員構成及其交游》(《新國學》第五卷)
51.《“九天”與“九神”考》(第一作者,《云夢學刊》2005年5期)
52.《傳存三千靈鬼的心魂——評嚴迪昌著〈清詩史〉》(《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53.《劉子翚家世考》(《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期)
54.《濂洛風雅論》(《文學遺產》2006年2期)
55.《張載詩真偽考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3期)
56.《最憶虎頭癡——朱彝尊與顧炎武》(《朱彝尊研究》第2期)
57.《朱彝尊與端硯》(《嶺南文史》2006年第4期)
58.《濂洛風雅之開山——周敦頤的詩歌創作軌跡及其詩友》(臺灣《古今藝文》第33卷1期)
59.《滄江夜夜虹貫月,莫令光怪驚菰蘆——王士禛歌行體詠物詩論析》(第二作者,《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期)
60.《朱彝尊與曹寅交游考》(《紅樓夢學刊》2007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