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國學網學者春秋
 
 
 
  冒辟疆與董小宛  


作者:王利民等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4-4-1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由來汗血俱龍種
    須信超宗有鳳毛
第二章 香風儷送文豪筆
    瑞露駢凝鼎貴家
第三章 寒秀齋深遠黛樓
    十年酣臥此芳游
第四章 東皋郁奇士
    萬頃涵輝光
第五章 花前醉晤盟連理
    劫后余生了夙因
第六章 冰山碎后方知火
    劍樹摧來迅若丸
第七章 敢云薄海無豪士
    始信橫流有古人
第八章 日暮不堪歌吹急
    白頭音調更凄其
主要參考書目

 
 
 
  博大之宗
——朱彝尊傳
 


作者:王利民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2-1

目錄

第一章 秀水異才
第二章 鴛水情緣
第三章 十年磨劍
第四章 江湖載酒行
第五章 五陵結客
第六章 致身清美
第七章 宦海浮沉
第八章 歸去來兮
第九章 既碩孔多
朱彝尊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平屋主人
——夏丏尊傳
 


作者:王利民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7-1

目錄

第一章 夏家之望
第二章 負笈東瀛
第三章 木瓜之役
第四章 桃李一堂春
第五章 助緣弘一
第六章 浙湖第一聲
第七章 妙高峰下
第八章 春暉中學
第九章 國文課
第十章 平屋主人
第十一章 愛的教育
第十二章 白馬湖派
第十三章 立達學園
第十四章 復旦與暨南
第十五章 書林張一軍
第十六章 開明夙有風
第十七章 夏葉文字侶
第十八章 聞歌有感
第十九章 晚晴護法
第二十章 天心月圓
第二十一章 鋼鐵假山
第二十二章 長夜待旦
第二十三章 相憶江樓
第二十四章 南屏女中
第二十五章 人往風微
第二十六章 德音無已
夏丐尊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王士禛詩歌研究  


作者:王利民 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7-4-1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王士禛的家世及其家學淵源
第二章 王士禛詩歌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傾向
第三章 王士禛詩歌分類研究(上)
第四章 王士禛詩歌分類研究(下)
附 錄
一 秦蜀驛道上的神韻與性靈——王士禛和張問陶的蜀道詩對讀
二 共醉飛狐雪夜尊——
清初詩壇的南朱北王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王利民

  王利民,男,1963年7月出生,江蘇省南通市人,現為贛南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1984年8月-1990年9月在南通市實驗中學任教。

  1990年9月-1993年7月在蘇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導師為嚴迪昌教授。

  1993年7月-2005年7月在南通大學中文系任教。

  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南京師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唐宋文學,導師為郁賢皓教授。

  2000年3-2002年4月在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合作教授為廖可斌教授。

論著

1.《冒辟疆與董小宛》(第一作者,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1版)

2.《平屋主人——夏丏尊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博大之宗——朱彝尊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王士禛詩歌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4月版)

論文

1.《清初山東有兩位王士禎》(《文學遺產》1995年3期)

2.《貝葉綺語話西樵》(《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3期)

3.《王士禎紀游詩簡析》(《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2期)

4.《王士禎七絕的清遠風格》(《南通師專學報》1994年2期)

5.《王士禎竹枝詞簡論》(第一作者,《南通師專學報》1995年2期)

6.《吳中詩人徐楨卿》(第二作者,《吳中學刊》1994年3期)

7.《〈歷朝詩集小傳〉和〈靜志居詩話〉對讀》(第二作者,《南通師專學報》1996年2期)

8.《綺麗余波溉漁洋》(《社會科學輯刊》1997年4期)

9.《〈易傳〉死生之說揆義》(《周易研究》1997年4期)

10.《胡寅的志節及其〈崇正辯〉》(臺灣《孔孟月刊》37卷2期)

11.《唐宋時代在華的外國商人》(《文史知識》1998年4期)

12.《憶念與報償》(《南京師大學報》1998年3期)

13.《〈宋詩紀事〉辨正一則》(《文教資料》1998年4期)

14.《論王士禎的題畫詩》(臺灣《古今藝文》第25卷4期)

15.《論王士禎的贈答送別詩與社會角色意識》(《青海師專學報》1997年1期)

16.《王士禎的家世和家學淵源考》(《南通師專學報》1997年2期)

17.《李兆元家世和生平考》(《南通師專學報》1998年2期)

18.《南驅北馳笑傲疆場》(第二作者,《基層生活》1998年1期)

19.《〈朱熹集·訓蒙絕句〉辨正》(《江海學刊》1999年6期)

20.《從〈武夷棹歌〉論朱熹詩歌的雙重文本》(《東方叢刊》1999年4期)

21.《陳子昂的玄感和朱熹的理興》(《中國韻文學刊》1999年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1期全文轉載)

22.《實踐性?實用性?創新性——兼評近年出版的幾部寫作教材》(第二作者,《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3期)

23.《〈宋詩紀事〉指誤一則》(《文獻》2000年1期)

24.《論張載之學是易學》(《周易研究》2000年1期)

25.《劉子翚“不遠復”三字符及其對朱熹的影響》(《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年1期)

26.《從故國之思、盛衰之感到盛世之音》(《南通師院學報》2000年1期)

27.《〈訓蒙絕句〉與朱子學的形成》(《朱子學刊》總第十一輯)

28.《朱松和他的詩歌》(臺灣《孔孟月刊》39卷4期)

29.《建構〈朱子理學美學〉的形式體系》(臺灣《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七期)

30.《朱熹〈東歸亂稿〉的理學意蘊與理語情趣》(第一作者,《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3期)

31.《〈宋詩紀事〉“朱張林聯句”辨正》(《江海學刊》2001年4期)

32.《朱熹詩文的文道一本論》(《浙江大學學報》2002年1期)

33.《朱熹題畫詩論析》(臺灣《孔孟學報》80期)

34.《〈伊川擊壤集〉與先天象數學》(《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3年9期全文轉載)

35.《從〈牧齋凈稿〉看朱熹的道教信仰》(《宗教學研究》2002年4期)

36.《冒辟疆的情緣》(第一作者,臺灣《古今藝文》第28卷1期)

37.《王漁洋詩歌藝術論》(臺灣《古今藝文》第29卷2期)

38.《秦蜀驛道上的神韻與性靈》(《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1期)

39.《流水高山萬古心——〈南岳倡酬集〉論析》《文學遺產》2003年1期

40.《冒辟疆與董小宛的閨中雅趣》(第一作者,《文史知識》2003年1期)

41.《從〈伊川擊壤集〉看邵雍的人生志趣》(《南通師院學報》2003年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3年6期摘)

42.《〈冒辟疆董小宛合傳〉前言》(第一作者!赌贤ń窆拧2003年2期)

43.《復社領袖冒辟疆》(第二作者,《文史知識》2003年8期)

44.《李方膺論》(第二作者,《揚州八怪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5.《王漁洋香奩體詩詞創作論略》(臺灣《古今藝文》第30卷4期)

46.《二程的詩歌創作軌跡與交際領域》(《南通師院學報》2004年1期)

47.《二程詩辨偽》(《江海學刊》2004年2期)

48.《南通旅游項目規劃及線路設計構想》(第一作者,《蘇東學刊》2004年3期)

49.《從〈伊川擊壤集〉看邵雍的風月情懷》(《浙江大學學報》2004年5期)

50.《宋南渡之際武夷詩人群體的人員構成及其交游》(《新國學》第五卷)

51.《“九天”與“九神”考》(第一作者,《云夢學刊》2005年5期)

52.《傳存三千靈鬼的心魂——評嚴迪昌著〈清詩史〉》(《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53.《劉子翚家世考》(《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期)

54.《濂洛風雅論》(《文學遺產》2006年2期)

55.《張載詩真偽考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3期)

56.《最憶虎頭癡——朱彝尊與顧炎武》(《朱彝尊研究》第2期)

57.《朱彝尊與端硯》(《嶺南文史》2006年第4期)

58.《濂洛風雅之開山——周敦頤的詩歌創作軌跡及其詩友》(臺灣《古今藝文》第33卷1期)

59.《滄江夜夜虹貫月,莫令光怪驚菰蘆——王士禛歌行體詠物詩論析》(第二作者,《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期)

60.《朱彝尊與曹寅交游考》(《紅樓夢學刊》2007年2期)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积石山| 日照市| 洛浦县| 丹寨县| 高邮市| 阿合奇县| 新宁县| 儋州市| 合作市| 西畴县| 河南省| 闽清县| 若尔盖县| 新郑市| 得荣县| 弋阳县| 山丹县| 霍城县| 图木舒克市| 开封市| 蒙自县| 华坪县| 襄城县| 曲阜市| 武胜县| 绵阳市| 湖北省| 图们市| 敦煌市| 永兴县| 泸定县| 义乌市| 自治县| 天门市| 柳江县| 永德县| 栾城县| 蓝田县| 顺昌县| 乡宁县|